| 新闻
虽然手握“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重量级的荣誉,青岛三十九中正高级教师刘翠却认为,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用心用情做教育,才是自己最得意的“工作亮点”。“以炽热不变的教育初心,做学生成长的催化剂,描绘人生最灿烂的彩虹!”从教近三十年来,刘翠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小就有个教育梦
教育之梦很早就扎根在刘翠的幼年时代里。小时候,刘翠父亲常常讲起自己的求学故事,故事里那些给父亲带来温暖的老师,让刘翠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崇敬之情,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她种下了教育之梦的种子。1990年,刘翠参加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将志愿全部填写了师范院校。
也是在那一刻,刘翠意识到,小时候心里那颗小小的种子早已悄悄发芽成长,长成了自己一定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心愿。幸运的是,她如愿进入理想的专业,毕业后顺利走上了三尺讲台,向着成为一名让学生喜爱的老师成长。
“作为教师,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平凡的每一天,但作为万千教师群体的一员,能够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和学校共同发展,能够参与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并在这其中贡献一点一滴自己的力量,我感到无比光荣、无比自豪。” 2013年,刘翠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我的教育梦想》,将自己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教育心得分享给更多人。
过难关取“教育真经”
成为名师的道路上,刘翠也走过了不少的沟沟坎坎。而每克服一次困难,刘翠的“教育真经”都会更加丰厚。
从教之初的几年里,如何“讲明白”一堂课曾是刘翠的首要难题。有一次刘翠讲到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等效平衡,下课之后,很多学生围了上来问问题。“学生苦闷的表情让我心里很痛,明明我已经很努力地说清楚了,为什么学生还不明白?是不是我水平有问题啊?”刘翠对自己的讲课水平开始产生怀疑。
第二天走上讲台的刘翠跟学生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今天咱换种思路认识等效平衡……”一节课结束,学生们一个个拧着的小眉头解开了,刘翠也明白了——教师想要“讲明白”,就要多思多想,而不能安于平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用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巧妙平衡家庭与事业
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永远是女教师的一道大难题,刘翠也一直努力成为“高分答题者”。
让刘翠深深感受到家庭与事业之间存在“强烈冲突”,是她备战省教学能手比赛的那段日子。“那时爱人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孩子刚4岁,那段时间非常忙碌,需要准备3个课时,要考虑学情,要体现教育教学理念,要准备分组实验用品,要展示最好的自己……”
近一个月的时间,刘翠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孩子根本顾不上,只能“扔”给老人。从准备材料开始,填表、整理原件、复印、上交、修改、再提交,刘翠不断梳理自己的成长足迹,每一天都在繁忙与快乐中度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翠的参赛课在观课老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带着对孩子的愧疚之情,也为了表示对家人的感谢,刘翠尽量将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利用起来,为家人做可口的饭菜,抢着做家务,陪孩子做游戏,给家人送个小礼物……
爱绿植爱做饭有情趣
站上三尺讲台,刘翠热情认真,走下讲台,刘翠也颇有生活情趣。刘翠说,自己很喜欢养花花草草,喜欢看绿色,家里、办公室里都养着很多绿植。“备课累了的时候,给它们浇浇水可以放松心情,精神饱满地投入下一段工作。”“我还喜欢做饭给家人和朋友吃,也会给身体欠佳的学生开小灶,手艺也还不错,炒菜、做面食都比较擅长,看到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很开心!”
而最让刘翠感到幸福的依旧是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每当学生毕业离校时,抢着给我献花、跟我拥抱,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时,那一刻我们为学生付出的所有辛苦都融化成了幸福的泪水。”“毕业二十几年的学生每到节假日总会准时送来祝福,这样的幸福只有教师可以体会吧。”
在刘翠眼中,教育这件事,已经从一个小女孩的“心愿”,变成一位中学教师的“梦想”,更成为一名党员教师的“初心”和“使命”。“28年,这只是我教师生涯一段短短的旅程,未来的日子,我愿意继续扎根在这个属于我的位置,以炽热不变的初心,点燃学生奋斗的激情!”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