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砥石砺刃,百炼乃成。9月12日,青岛十九中政治组教师举行主题教研活动,围绕“三阶式先行课”成果总结、听评课规范展开研讨。活动系统总结了“三阶式先行课”的经验成果,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路径。
教研组组长李冰青老师主持活动。会议伊始,李冰青明确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目标:通过系统总结“三阶式先行课”教研模式的阶段性成果,推动教学实践与反思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后续教学改进与经验推广奠定基础。
明确目标后,李冰青详细阐述了“三阶式先行课”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流程:第一阶,初案研讨与修订。授课教师提交初步教学设计方案,集备组开展集中研讨并提出修改建议,授课教师根据意见修订完善,形成最终教学设计方案。第二阶,课堂展示与评议。授课教师进行课堂展示,集备组全程听课并开展评课活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改进建议,形成《先行课改进方案》。第三阶,研讨反思与成果固化。教研组系统总结教研模式经验,整理形成《三阶式先行课成果集》,通过教研活动向全组教师汇报,为其他教研组提供可借鉴的教研范式。
在成果汇报环节,高二、高三年级备课组分别展示了本组的实践成果:高二集备组长赵林香系统梳理了集备组听评课后提出的五条核心建议:一是在问题设置上增强精准性与启发性;二是优化课件内容,避免知识重复与逻辑断裂;三是案例选择注重适切性与解释力;四是在重难点处增设合作探究环节;五是对重点概念强化解析与过程引导。
李冰青作为授课教师,汇报了基于集备反馈所做的优化工作:细化课件设问,提升问题严谨性;合并重复知识模块,增强课堂逻辑连贯性;优化问题串设计,实施分阶段引导。她指出,本节课以“中国航天发展”一例贯穿始终,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系统认知;同时也反思了课堂节奏前紧后松、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后续的改进方向。
刘春丽在评课中重点谈到,本节课在讲解“认识具有上升性”时,通过航天事业中“成就与挫折并存”的真实案例,自然引申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哲学结论,使抽象观点生动具象,具有很强教学借鉴意义。她特别强调“一例到底”的情境设计既符合高考要求,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科技自信。
高三集备组长郑娜娜展示了高三团队的实践成果:第一阶,刘翠艳老师于9月2日进行先行试讲,高三集备组教师全程听课,并于课后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研判学情,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第二阶,贾爱妹老师于9月3日开设《哲学与文化》专题复习课,充分融合“九三阅兵”时政热点,呈现了一节高质量、有深度的复习示范课。
第三阶,组内老师从多角度分享思考,形成丰硕成果:贾爱妹立足青年教师成长,提出三点建议:在原有认知上深化而非简单复制;强化学科内模块融合;关注时政焦点并渗透于日常教学。滕腾系统阐述了热点专题复习的步骤:精选热点、深研材料、多角度链接教材、专题训练、狠抓落实。刘翠艳老师针对学生主体作用分享了两点体会:注重学生主体建构,鼓励学生代表领背;培养学生讲题能力,提升知识调用与逻辑表达能力。周朗提出高阶思维与低阶思维协同培养策略,强调复习需兼顾“知识整合、理论联系实际、表达论证”等高阶能力,与“公式化、符号化、程序化”等快速解题的低阶技巧。
学校党委副书记程鸿生对本次教研的研究性与学术性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教研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论规律,反映出教研扎根教学实际的特点,并提出五点要求:一是系统梳理相关流程与案例,形成可复用的文本化教研成果,为全校教研提供借鉴,避免优秀经验流失;二是教学资源的遴选与使用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实效与效率,避免因素材过多导致重点模糊;三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灵活而有章法,可结合学情与教学目标,采取差异化策略;四是课件设计要坚持“简便实用”原则,特别要注意克服内容堆砌、主次不清的倾向。五是课堂教学应注重真实问题解决与素养培育,基础年级应融入思维训练与效果反馈,高三年级应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