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岛天山小学《柿柿如意——解锁家乡物产的自然与文化密码》课程,成功入选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衔接过渡教学资源。近日,该教学资源在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官网正式发布。全省此次精选6项课程教学资源,青岛天山小学作为青岛市唯一入选资源,标志着该校课程建设成果获省级认可,也彰显了市南区课程研发的领先水平。
课程链接:https://sdjky.sdei.edu.cn/gi/E9F1921AA37C4E2EA61AD3408B0C7AF9
市南区始终高度重视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聚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开展专项研究,为学校提供专业指导。作为市南区地方与校本课程学科基地,青岛天山小学深耕跨学科项目式研究,以建校以来校园里的五棵柿子树为课程场景,以连续举办十二年的“柿子节”为契机,研发跨学科项目式课程,形成了育人特色鲜明的实践样式。
该课程严格对标《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进行了系统化、结构化的建构:向下扎根,结合政策、时代要求与本土资源;向阳生长,以柿子为载体,打造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生态圈;向宽行走,设计“项目启动·解锁柿子密码—自然探究·破解甜柿密码—实践转化·探寻变身密码—文化挖掘·寻找文化密码—项目展示·‘柿柿如意’文化展览”五阶课时。学校还通过《我的探秘日记》学习手册与线上线下多元评价,保障学习实效,让地校课程真正成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本土文化”的沃土。
市南区将以此为起点,积极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扎实做好地方课程的衔接过渡,持续开展校本课程的精品化培育,不断提升学校课程建设活力和教师课程创生能力,为全省课程创新贡献更多“市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