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9 月17日,西和县初中教师青岛研修之旅迎来第四天,一场跨越山海的教育交流在崂山区实验学校初中部温情上演。老师们怀揣着对优质教育的探索渴望,走进课堂沉浸式观摩,在两节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例中,感受青岛教育的独特魅力,收获着属于教育人的成长与启发。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七年级语文课上,崂山区实验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王润东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载体,开启了一场充满温度的课例展示。他没有急于讲解文本,而是抓住“好好儿活”这四个字,将其作为课堂的核心线索,让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文中最动人的内核。
“文中提到母子三次看菊花,他们的情感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随着王润东的引导,学生们很快沉浸到课文之中。当分析第一次母亲提议去看菊花时,有学生发现“母亲那时的语气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她知道儿子正被瘫痪的痛苦折磨,怕触碰到儿子的伤口”;讲到第二次母亲再次提及看菊花,却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时,又有学生轻声说道“母亲心里肯定特别遗憾,她一直想帮儿子走出阴影,可自己的病却拖了后腿”;当第三次儿子在母亲去世后终于去看菊花,领悟到“要好好儿活”的真谛时,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不少学生眼中泛起了泪光。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一度对生活失去希望,是母亲用默默的陪伴和这句‘好好儿活’,一点点唤醒他对生命的热爱。那大家想想,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王润东顺着学生的发现进一步引导,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学会了要感恩母爱,母亲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为我们操心,就像文中的母亲一样,哪怕自己承受着病痛,也一心想着儿子。”“我觉得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辜负身边爱我们的人。”
听到学生们真挚的分享,坐在后排观摩的西和县西峪镇九年制学校教师杜珣感慨道,“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感动更深刻的理解和善待我们的家人,更认真的去践行那简单的四个字‘好好儿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穷尽一生‘好好教’,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对生命的最好诠释。”
如果说语文课堂是一场情感的熏陶,那么八年级的数学课堂则是一次趣味的探索。数学教师高玉团带来的《平方根与立方根》课例,打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的枯燥印象,他从生活实例出发,将平方根等抽象概念讲得通俗易懂,并以“游戏 PK”的方式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课堂上,高玉团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平方根速答挑战赛”等游戏,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巩固知识点。
西和县西高山九年制学校教师看得格外投入,她拿出手机记录下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她表示,“以前我总觉得数学知识点难讲,学生也容易走神,高老师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让知识点变得容易理解,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大启发,回去以后我也要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下午,崂山区实验学校教师胡耀东围绕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问题进行讲座。“胡老师的讲座为我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西和县洛峪镇九年制教师表示,今后他们会更注重学生发展,让学生感受教育温度。西和县姜席九年制学校教师孙婷表示,今后她将继续学习,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
西和县赵五九年制学校教师赵德琦表示,这次培训让他们开阔了教育视野,学到了实用的教学技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把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西和县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