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今天的培训接地气、有干货,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带回课堂!”这是西和县高中教师在青岛十九中培训后的共鸣。9月16日,西和县高中教师一行50人来到青岛十九中开展沉浸式学习,从课堂观摩到教研交流,从教学管理创新到班主任育人智慧,西和县教师和青岛十九中教师进行了一次教学与管理的深度对话,从差距中找到了努力方向。
上午,青岛十九中党委副书记程鸿生早早在校园等候,一见到西和县教师便热情相拥。这位曾于2022年赴陇南市礼县开展教育帮扶的“老友”,亲自带领西和县的老师们参观校园,当天全程陪同学习。在讲座环节,程鸿生首先介绍了青岛十九中的办学历史、实干精神、“科技见长、人文创新”特色和四色教育品牌,并从坚持德育为先、培育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坚持教研引领、推进一生一策五个维度,展示了学校教育的温度与深度。
程鸿生提到的“学科周”活动成为老师们热议的焦点。以语文学科为例,学科周期间会举行诗词大会、名著讲坛、课本剧展演、主题演讲等活动,让语文核心素养在学生手中“活”起来。“学科周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核心素养落地的创新路径,每个学生都能在参与中,找到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科兴趣。”西和二中教师马凯丽说,“今天的培训打开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新思路,让我有了学习和提升的强大推动力。”
青岛十九中课程与教学管理中心主任姜文正从数据驱动、分层管理、心理护航等方面,分享了2025年高考备考工作。“将重点生精确划分到班级,以班主任为管理核心,任课教师为管理主线,形成班级教导团队,按学科分类承包责任。”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思维,打破了传统教学管理的思维定式,让老师们眼前一亮。
姜文正还重点介绍了优等生、边缘生和艺术生的分层培养,以及育人品牌打造、学科高地建设、教研评协同机制等做法。这给西和县的老师们打开了新思路。他们表示,可以借鉴学校的经验,对于优等生,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学习指导,任课教师负责薄弱学科学法指导、备考提分策略。这样做明确对象与职责,使教学管理更细致。
青岛十九中高三党支部书记、校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杜帆从谋篇布局、分项突破、现场应对、沉淀升华四个方面,进行了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备赛的经验交流,其中融入了班主任专业发展和带班育人方略。“从经验直觉升华为专业理性,从个体奋战转变为协同育人,从传统育人突破为智慧教育”,杜帆提炼的这三重境界,道出了新时代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要义。
最令人心动的,是深入课堂的沉浸式学习。西和县的教师们跟随青岛十九中教师走进九个学科课堂听课。课后,授课教师分享了教学思路以及教学反思。西和县的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设计的创新点表达了赞赏。
西和二中教师张娟听完青岛十九中教师杜帆执教的《拿来主义》一课后,感慨道: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好课堂!张娟分享收获时表示该课有诸多借鉴和学习之处:老师紧紧围绕重难点,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老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出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精心设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这是我今后课堂上要实现的目标。”张娟说。
学科组座谈环节中,两校学科教师围绕作息安排、教学模式、集备方式、优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不少西和老师与青岛十九中老师互加微信,搭建长效合作平台,以期共享资源,共同提升。
“这趟真没白跑!”经过在青岛十九中的学习,西和一中教师张晓莉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西和当地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偏弱,怎么帮学生提分一直是困扰我的难点。在与英语学科组交流中,青岛十九中的老师特别大方,不仅告诉我具体的方法,还分享了他们日常使用的资料。”张晓莉说,“原来还能这么教!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别提多开心了。回去之后,我要把在青岛学到的妙招用在课堂上,让自己和学生共同进步。”
当夕阳为青岛十九中校园镀上金边,西和县的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市区。今天,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