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5月10日,为期两天的2025春季高考知识考试拉开帷幕,青岛市1.7万余名考生走进全市7区22个考点参加考试,报考人数较去年增加约1000人。本次考试覆盖财税、艺术设计、护理等30个专业。
旗开得胜 考场外花式送考为学子加油打气
上午8时,青报教育在线在多个考点看到有很多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前来送考。尽管天气微凉,但现场仍有很多女性家长身穿旗袍为孩子加油打气。“姐姐你看!我的卫衣上是红对勾,你一定能考得全会,做题全对!”来陪姐姐参加考试的尹立琦说道。
在青岛高新职业学校考点,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班主任管含蕾化身“祝福派送员”,将准备好的小礼物发放给学生,“我们学校有70名财税专业的学生在这里考试,我们两个班主任都准备了小礼物给学生打气,有象征一举高‘粽’的小粽子,还有写着金榜题名文字的钥匙扣,我们给每位学生都准备了贺卡,写上了祝福的话语。学校也安排了两辆大巴车送考,由老师带队到酒店办理入住,并全程陪考。我们会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希望学生能够取得理想成绩,考上梦想大学!”
“放平心态,肯定没问题!加油!记住昨天给你们说的话。”在青岛艺术学校考点,青岛中云经贸学校的送考教师们特意穿上统一定制的红色上衣为学生们助力,“我们学校有57名护理专业的考生在这个考点考试,我们平常组织了很多模拟考试,考试前也组织了壮行大会,孩子们准备得都很充分,今天也是满怀信心参加考试。”青岛中云经贸学校高三级部主任衣海平介绍。
首战传捷 学子笑颜绽考场
上午11时,青岛各考点外老师和家长们早已翘首以盼。有家长怀抱着鲜花不时踮脚张望。随着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学生们陆续走出校门。“我背了那么多题,没想到考题这么简单!”一位考生飞奔出考场,和送考老师报喜。青报教育在线看到,考生们大多都一脸轻松走出考场,普遍反映今年语文试题难度适中,几乎都是平日里背过练过的篇目,作文也比较简单。
“看见孩子出考场时的笑容,我的心情也瞬间不紧张了。”来送孩子参加考试的卢女士说,“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春季高考,以孩子的成绩到普通高中压力比较大,普通高考竞争也非常激烈,这样结合孩子的兴趣提早选择专业,也一样能参加高考,争取考上本科,我们非常支持孩子的选择。”
精准发力 科学备考护航升学路
职业教育高考作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通道,正在为更多学子搭建升学桥梁。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春考前,青岛各职业学校立足专业特色,构建起全链条备考体系,为考生铺就坚实进阶之路。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2024年春考本科达线63人,其中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报考22人,本科达线18人,国际商务专业最高分为山东省专业第4名。2025年,学校共报考105人,达线人数有望再创新高。“高考前,我们学校教师团队通过开展‘最后一课’集备活动,帮助学生备考冲刺,学生之间通过‘错题门诊’等活动,互相讲解错题思路进行错题反刍。我们还邀请了心理专家,通过心理沙龙活动,缓解考生的焦虑心情。最后三天,学校要求学生做好静悟,让他们自信起来,轻装上阵,以平常心展现实力,从容应考、圆梦春考!”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分管教学的主任李先涛介绍。
在2024年职教高考中,青岛旅游学校“旅游”“酒店”专业本科升学人数均居青岛市同类专业首位。为了助力学生在2025年职教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创新打造了“校级统筹—教师承包—学生结对”的三维包联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兴趣特长和职业倾向,将旅游管理3+4班、旅游管理职普融通班、酒店管理职普融通班的学生划分成包联小组,并建立“一人一档案”。同时,学校结合职教高考考试安排,优化专项教学方案,采取技能分段集中强化训练、文化课晚自习集中辅导等措施,全力保障学生备考。
在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备考则被赋予了更多温情。老师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小礼品,学生们则将没用完的答题纸化作励志留言墙,写下对于同学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期待。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教师单琳涵说:“学校此次有艺术设计、软件与技术应用、酒店管理共三个专业约100名学生参加春季高考知识考试,我们班主任都会随班送考,给他们增强信心,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一位学生在留言墙上写下:‘最辛苦也最美好的日子,就叫青春,永远的1班。’看了真的很感动,作为老师真的很舍不得孩子们,但同时也为他们开心,为他们祝福。”
握指成拳 教研联盟搭建职教资源网
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今年市教科院职教高教研究中心也全面做好了备考工作。青岛市教科院职教与高教中心副主任赵琳介绍,中心组建了“5+1”高考小组成员。成员是先由全市各个学校推荐、全市汇总后再根据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等进行选拔,最终选出5名高考经验丰富、成绩出色的教师组成小组。小组协同教研员强强联手,到各学校进行交流、培训。“我们不仅是组织教研活动,还立足课堂,开展听评课活动。每次到学校听高考课,都会带上‘5+1’小组的骨干成员,和学校老师互相交流上课经验,为他们答疑解惑,实现课程资源上的共享。”
针对职教高考每一年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变化,“5+1”小组教师也会进行集中命题,通过商讨研究对题型进行改编,创造新题型,形成题库,并将题库发给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以此来指导学校在题库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来应对全省的考试。
赵琳说,专业多,很分散,不同专业差异大,是职教高考最大的特点。因此需要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教师强强联手,发挥全市职业教育一盘棋作用。“教研员包校分工是我们今年的一大创新做法。有一些学校涉及专业面比较广,学生人数特别多。还有一些学校师资能力稍弱。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学校类型进行包校,每个教研员负责几个学校,从‘5+1’小组里选择相应专业的教师,一起下沉到学校教研组。把学校老师在什么阶段遇到什么困惑,列出问题清单。共同进行现场讨论,分享做得好的学校的成熟经验。也会帮助学校建立自画像,梳理清楚他们的学生现在处于什么水平,问题在哪里,通过模拟考试分析学校的优势科目、弱势科目,邀请其他学校同专业的老师具体地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随着职教成才故事的不断涌现,这条被誉为“新赛道”的职教高考,正成为越来越多学子的理性选择。据悉,2024年青岛职教高考达线率为39.07%,相比于全省12.53%的达线率,青岛在职教高考中有明显的优势。随着青岛职业教育整体实力的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将有希望“考本科、读研究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的机会。
青报教育在线 孙啸 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