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来到五十中后,孩子的性格从内向羞涩变得自信阳光,学习成绩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成长显而易见。”“孩子自主学习动力十足,养成了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每逢青岛第五十中学的校园开放日,家长们总会满怀感激地分享着孩子的点滴变化。这份发自内心的认可,是对五十中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
什么是好的教育?在校长姜新海看来,最好的教育不是培养最优秀的学生,而是把每个学生培养的更加优秀,能为学生带来最大的成长增值的教育。学校秉承“创建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的育人目标,注重习惯培养,深耕课堂教学,建强教师队伍,构建多元课程,旨在培养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全面发展的“行健自强”学子。一系列举措使得学校教学质量连年稳步攀升,学生增值成长十分显著,逐步成为百姓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习惯养成,于细微之处见真章
见到教师,学生主动问好,彬彬有礼;课堂上,学生坐姿端正,笔记规范,专注聆听;课后,学生作业书写认真,改错及时;课间操时,学生步伐整齐划一,动作活力四射……走进五十中的校园,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扑面而来,这些动人的场景,是学校“行健自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生动注脚。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这是五十中人共同的育人理念。于是,学校将“行健自强”行为习惯的培养融入育人全过程,精心编制了《青岛第五十中学“行健学子”行为规范》《青岛第五十中学“行健学子”容止格言》《青岛第五十中学“行健之歌”学生誓词》,并将其展示在校园内的醒目位置,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的礼仪习惯。
习惯养成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以引体向上项目为例,学校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进行分组,实施个性化教学。初学者从基础的悬垂练习开始,逐步建立动作基础;对于力量稍显不足的学生,则巧妙地利用弹力带进行辅助训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下逐步提升。此外,学校还设立了校园吉尼斯记录表,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良好的运动习惯,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多元课程,让每个学生都闪光
在青岛五十中,多元课程体系与特色社团活动交相辉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
习惯养成、科学艺术、节日仪式、红色传统、家校共育、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等多元课程体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态,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的成长滋养;武术兵道、乒乓球、健美操、乐跑等舞蹈体育类社团,声乐、素描、机器人等音乐美术科技类社团,以及思辨、棋类、诵读等思维训练类社团,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学校还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精心构建了“行健自强”阳光学子多元评价体系,每学期通过评选尚德之星、行健之星、艺术之星等荣誉,表彰在品德、学业、艺术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激励全体学生追求卓越,全面发展。
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崭露头角。健美操社团十年蝉联市级、区级健身操、啦啦操大众项目第一名,累计获奖学生人数近500名,学校被授予青岛市健美操人才培养基地。武术兵道社团连续两年获得市、区团体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多名运动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更有部分原本学业成绩普通的学生,在艺体特长的引领下,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成功考入理想高中。
全力托举,助力学生梦想启航
“到五十中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在五十中校园,这“灵魂两问”被置于的醒目位置。这不仅是对学生内心目标的深切呼唤,更是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号角。
近两年,五十中优生群体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如“黑马”一样冒出,考入二中和五十八中等优质高中。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优生的显著增长,各层次学生成绩均有提升,学生增值发展格外突出。
“我从入校时的级部110多名跃升至前10名,离不开老师持续的关注与悉心指导。”2024届毕业生吕思睿满怀感激地分享道,去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心仪的58中,这其中有他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专业的教师团队三年的辛苦付出。
2024届毕业生程培坤的父亲同样表达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认可。“去年,程培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2中。如今,程培坤在高中也表现出色,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50中为他塑造的良好习惯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将来,我的另外两个孩子还要送到50中就读,相信他们也能在这里收获成长。”程培坤的爸爸坚定地表示。
正如学生和家长所言,来到五十中,你能够深切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教师对于学生的全力托举。从早读到午练,再到作业反馈与二次批改,教师们全程指导,助力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课间、中午、晚托管时间,教师们针对学习遗留问题及薄弱学科,以个别答疑或小组辅导的形式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增强信心。各具特色的学科周实践活动,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科知识理解,全方位提升学科素养。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实行“全员导师制”与“干部签约制”,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教学和德育干部与学生导师签约跟踪,实施为期三年的英才培养计划,在学习生活、心理状态、沟通交际、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指导,为学生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副校长李涛介绍。
多措并举 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五十中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成长的沃土。学校重视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全方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刘蒙蒙是五十中的一名青年教师,虽然步入工作岗位的时间不长,但是她对于自身的成长感慨颇多,深深地感受到团队赋能的力量。凭借扎实的教学能力,刘蒙蒙先后荣获市北区教学能手、山东省实验说课一等奖、省作业设计一等奖、市优质课二等奖等荣誉。
在青岛五十中,像刘蒙蒙这样成长迅速的教师还有很多。近年来,全校半数以上教师在省、市、区级平台屡获殊荣,尤其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各类比赛中表现突出,彰显了学校教师队伍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例如,教师李玉梅获得市北区教学能手,市北区优秀班主任,市北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师王静静获得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教师高山惠获得市北区教学能手,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市北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师曲敏获得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二等奖、市北区优质课一等奖。
教师之所以成长得如此之快,得益于学校打造的教师素养提升体系。教务处主任秦澎介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干部每周至少深入课堂听课三节,及时反馈评课意见,引导教师深刻反思备课亮点与不足,探索更高效的教学策略。学校还定期组织集备组研究课,鼓励教师间的思维碰撞与团队协作。此外,学校通过举办各类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进校指导、召开教学年会与德育年会等措施,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间的深度交流与共同进步。
如今,青岛五十中这所拥有近六十年深厚文化底蕴的老牌名校,正以破茧成蝶之势焕发新生。五十中人始终坚持教育本心,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行健自强”的金钥匙,为每个孩子打开通向梦想世界的大门。
青报教育在线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