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在青大附中2024年教育教学年会上,青大附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凤瑛引用胡适先生“人生的意义全是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这句话,向全体师生阐释着教育的真谛。
张凤瑛谈到,在校园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天地里,老师和学生在学校生活一日成长一日,就应该体会这一日的意义,这是学校的美好所在。这种意义它不是空泛的,它是一些实实在在的校园生活清晰可见的路径。
聚焦“内驱力・学习力・创造力”
活动伊始,通过大屏幕呈现了2014年以来青大附中教育教学年会走过的历程,从最初聚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到围绕课程课标、课堂求真知做真人,再到如今以“三力”为核心,借助“科学+”理念探索课堂教学创新,展现出学校在教育实践中的持续探索与追求。
张凤瑛开篇点明当下教育所处时代浪潮,直言如今已站在AI重塑世界的关键拐点,学校教育正踏入全新的“无人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人类文明中心逐渐向生态文明中心转型,教育系统也迎来深刻变革,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思索如何培育契合未来需求的人才。
聚焦本次教育教学年会主题“内驱力・学习力・创造力——‘科学+’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系列”,张凤瑛深入阐释其核心要义。
张凤瑛提出“我在、我喜欢、我能行、我更好”的学生心理发展路径。“我在”意味着学生在校园中有存在感、归属感,是生命自我悦纳的基础;“我喜欢”则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校为此搭建五彩斑斓的活动平台,从科技节到艺术节,从运动会到各类社团实践,让学生依据兴趣探索,挖掘潜能,找到热爱所在;“我能行”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胜任感,在面对困难时激发意志,自我调控情绪与行为,实现知行合一;“我更好”是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引领学生不断优化思想与行动。
谈及学习力,张凤瑛指出,学习绝非孤立的知识摄取,而是要与实践紧密相连。在学校教育场景下,课堂是学习发生的主阵地,但不能局限于教室的四方天地。以青大附中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例,学校组织学生奔赴中国四大发射场研学,近距离观摩火箭发射,让书本知识与大国重器“亲密接触”;还有模拟登月、空间站搭建等项目,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前沿科技魅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拓宽视野,更是将学习延伸至真实世界,让学生在“做中学”,遵循学习动力的内在规律,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与迁移。
创造力的培育是张凤瑛阐述的重中之重。她认为,教师作为教育的关键推动者,必须具备哲学高度的思考,深刻洞察教育的本质与时代诉求。一方面,尊重育人规律是基石,摒弃形式主义,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天赋。另一方面,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把握教育技术革新与教育理念迭代的脉搏。跨学科教学成为创造力培养的有力杠杆,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如在项目式学习中,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STEAM)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
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华青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蛟龙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对“三力”的理解。内驱力方面,教师职业虽具挑战,但肩负育人重任,在物质相对富足时代,自我价值实现尤为重要,而理想信念是支撑师生前行的动力,要找到每个孩子的天赋与发动机。学习力上,强调学习与实践结合,以自身参与的读书分享活动为例,阐述通过学习与实践互动提升能力的过程,倡导课堂结合情境实现教学相长。创造力层面,指出新时代教育需直面社会需求,教师应具备创造力,包括哲学思考、尊重育人规律、掌握教育现代化运营以及关注跨学科发展等,创造力是内驱力与学习力积累后的水到渠成。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思峰对青大附中2024年教育教学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回顾了青大附中近2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在成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最初仅有4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的规模,逐步壮大为如今拥有72个教学班、3300多名学生以及近300名教职员工的教育大校,为岛城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子。
张思峰还对青大附中的教师团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本学期,青岛市教科院的教研员们多次深入青大附中的课堂,与老师们并肩作战,一同探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思路,开展师生访谈。在此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这所年轻学校蓬勃的朝气与活力。
科学+”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创新
在以“探索太空筑梦航天”为主题的课堂上,褚帅老师点明本节课与航天紧密相关,期望借此激发学生兴趣,为来年科技节孕育精彩创意。她带领学生回溯历史至明朝,试图借助AI还原万户飞天的传奇故事。万户虽以失败告终,但其展现出的敢于尝试、不惧失败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成为人类迈向太空的精神基石,深深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宇宙奥秘,引发学生对这种精神的深入思考与感悟。
褚帅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太空探索的“眼睛”——望远镜,从世界最大最灵敏的中国贵州“天眼”,到1990年发射、能观测超130亿光年宇宙空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再到各类可直接奔赴太空执行观测任务的人造卫星、飞船、探测器,让学生们认识到人类观测宇宙视角的不断拓展与延伸。
在了解全球太空探索脉络后,褚帅老师将目光拉回中国,提及1956年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支火箭研究机构,开启中国航天艰难奋进征程,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桌上资料卡,从中选取6项认为极具重大意义的中国航天事件,在展示板空白纸上绘制时间轴,限时8分钟。同学们迅速行动,教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沉浸在对中国航天辉煌历程的挖掘与梳理之中,在合作探究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构建起系统的航天知识体系,也进一步点燃内心对航天事业的向往热情。
学生家长范立伟感慨道:“我作为一名初三学生的家长,这已然是我第二次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年会了。每一次都能深切感受到学校那浓厚且温暖的育人氛围。看着老师们在讲台上忙碌的身影,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都让我由衷地心生敬佩。
青大附中多年来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执着地追寻着教育的本真,这份情怀实在难能可贵。尤其要感谢张凤瑛校长,这些年,她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努力,引领着青大附中一路砥砺前行,为孩子们的终身成长倾尽全力、默默耕耘,相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们定能茁壮成长,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青报教育在线 魏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