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青报教育在线讯 进入十月,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萌发对昆虫的探索的兴趣,继幼儿自主调查、家长科普讲座后,孩子们带着一系列疑问在老师的带领下,于9月21日上午来到青岛市博物馆参观《虫逢·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展》。
青岛市博物馆位于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是地方综合性历史和艺术博物馆。因距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仅五百余米,青大附幼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使之成为孩子们探索、求知的基地,让同学们在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
路途中同学们迈着轻盈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展现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来往的人群频频驻足且竖起大拇指。就这样一路向前,奔向目的地——市博物馆。
昆虫远早于恐龙出现在地球上,恐龙随小行星的撞击而全军覆没。昆虫却丝毫不受影响,成为地球上种类、数量最多的类群。昆虫祖先是谁呢?从何时起源的?同学们化身“虫虫特工队”走进昆虫世界,青大附幼的孩子们通过科普介绍揭开了它们神秘的面纱。
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品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昆虫。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一下子被点燃,眼前的神奇世界,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探寻的目光,眼睛久久注视着那些未知而又不曾见过的神秘。
庞大的昆虫家族中最威武霸气的,孩子们给取名为“铠甲勇士”,有同学在现场朗读道“甲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身体外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
在昆虫的世界里,它们是如何生存的?身上的器官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带着疑问,继续在无尽的昆虫世界徜徉。
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从宇宙起源到昆虫的诞生,地球生命的出现离不开昆虫。现存昆虫衍生至今,有着过人的生存策略,身体的不断进化帮助它们更好抵御天敌,在大自然中生存。
伪装大师——竹节虫。孩子们通过阅读昆虫介绍得知它们是天生的“忍者”最擅长把自己变成树枝或叶子的颜色。竹节虫作为昆虫中最为神秘的一个物种,当它受到侵犯飞起时,突然闪动的彩光会迷惑敌人。
同学们参观会飞的花朵——蝴蝶。它们属于昆虫纲鳞翅目昆虫,被誉为“大自然的舞者”、”会飞的花朵“。蝴蝶翅膀上覆有鳞片及毛,形成各种色彩斑斓的花纹。
蓝盈盈、亮闪闪的蝴蝶,宛如一群翩翩欲飞的蓝精灵。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看到它们的翅膀上还有淡淡的圈状纹路,随着角度和光影的变化,蝴蝶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令孩子们叹为观止。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是孩子们与身俱来的能力。此次“夏去秋来·与你‘虫’逢”活动深受小朋友们喜爱,以昆虫的一生为线索,他们在这倾听、讨论、对自然对科学的向往,品味自然精灵们转瞬即逝而又风华灿烂的一生。不仅为幼儿科普丰富的昆虫知识,还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增强了亲子沟通,深化了家校联系,实现了协同育人。
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表示,让世界成为孩子的教室,让自然成为孩子的课堂,让社会和生活成为孩子的教材。希望孩子们始终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对科学探索的热爱,不断发现。此次青岛市博物馆之行,是“夏去秋来·与你‘虫’逢”系列活动第二站,第三站的精彩未来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