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

↓↓

“熊孩子”长大后就成了“熊家长”

2017-11-23 16:30 来源:搜狐教育
Array ( [0] => 100 [1] => 99 )

最近网络上又多了一个新名词——熊家长。事情是出于一个孩子妈妈,用饭店的饭碗给孩子接尿,随后,这位没素养的妈妈被网络曝光后,就被定义为“熊家长”。随后,许多类似在“熊家长”宠惯下,熊的没边没沿的“熊孩子案件”被网友曝光,也让读者们为之叹息:这都啥素养呀!

我读完后想的问题是:这些“熊家长”都从那来的?

其实,想想就明白了,不就是三十年前的“熊孩子们”长大了吗!

我们接着追问的是:三十年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呢?最简洁和直接的回答是:全社会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括家庭。大家都忙,忙着“物质文明建设”,或者直白说,是忙着赚钱。但这个世界的规律就这么哲学,有得就有失,钱是赚到了,物质也算文明了,可精神文明却丢失了不少。

当然,那时候国家也不是没看见这事,所以,在各级政府里都设有一个机构,叫做“精神文明办公室”。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群众性口号:“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不过,事实也证明了一点,在金钱的引诱下,有时口号类的精神作用力是不够给力的,是需要制度支撑的。但我们那时确实都太忙,没时间搞制度建设。

按理说,企业忙你的物质文明建设,学校还是应该把精神文明这事重视起来,可事实上,那些年月的学校比谁都忙。忙啥?忙着考试,因为,恢复高考后,人们都懂得,“一切用分数说话”,包括现如今这个初心也不改。所以,那时候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建设是存在很多空白。当然,如我所工作的学校一样,也会有“政教处”一类的部门来“管学生”,不过基本都属于“外控式”的管理,缺少更深层次的心灵养育和三观建设。

今天我们算是看明白了,当我们在忙着抓钱的时候,忽略了孩子们精神世界和三观建设;当我们已经不差钱的时候,却看见了让我们感受都到钝痛的“熊家长们”;特别是,当我们再度呼唤民族素养的时候,揪心的发现“熊家长们”正在用自身的“熊样”,去制造新的“熊孩子们”……

确实揪心呀!在喊着素质教育口号中,看到的却是“除了有钱其它都缺”的一些群体,尤其出入高档服务的环境下那些人似乎更过分一些。比如,在五星级健身游泳馆里,我看到了那些着装似乎很有身份的人,临走把公用浴巾和拖鞋不放入回收箱,随手扔在地上;比如,在高档酒店吃饭时,那些很款的男女们总会对谦卑的服务员没有半句客气的吆喝着;比如,在高铁一等座舱也看见有高抬贵脚仰卧大声打手机而不顾左右的人……

这些人的行为语言应该怎样翻译呢?我看就是“我花钱了,你就得伺候我!”但我不懂,为啥花了钱就一定给别人找麻烦呢!看来在物质发达后,若精神没跟上来,太可怕了,这可能算作“物质与精神分裂症”,而且此类病人很多。

说到这我还是要说说幼儿园的事了,因为幼儿园的家长们正是这一代人,属于八零九零后。所以,当下在幼儿园里不时也会见到“熊家长”,特别是在孩子发生了一点磕碰时,个别的家长就会“熊型毕露”,甚至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大声呵斥老师。

那次,有位妈妈放学接孩子时,直接把她的宝马座驾停在幼儿园门口,挡住了过往的所有接送车辆。等她牵着孩子出门后,好几辆被她堵住的家长指责她,她竟然当着孩子面破口大骂。后来就这件事我问过班主任,老师说她的孩子是个男孩,刚来幼儿园的时候特别专横,有时他家阿姨来接的时候,他张嘴就能训斥阿姨。

这个例子说明啥?就说明一条:熊孩子是熊家长教育出来的。

说到这我还是有些欣慰,第一是整个社会都在反思和认识,都察觉到了我们的文明缺陷问题;第二是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纯知识教育已成“过去时”,儿童的品格培养在许多优秀的幼儿园得到高度重视。

最后提醒年轻的家长们,有一首歌唱得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句话说到了家庭教育的关键处了,直击痛点。

相关阅读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