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3月29日,青岛六十六中高考备考与教学创新高级研修班特邀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徐会吉作《新时期我们怎样复习备考?——深化新高考科学复习备考的建议》讲座。讲座从高考变革的角度出发,剖析了高考备考的内涵,引领老师们重新审视备考方向,并结合丰富案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让老师们深受启发。
据了解,徐会吉还是潍坊市高中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多年从事高中教学教研和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拥有丰富的一线经验。讲座中,徐会吉提出科学备考六大维度——勤奋备考、系统备考、精细备考、联合备考、个性备考、全面备考,并逐一展开阐释。
例如系统备考,潍坊市将备考进一步细化,分为三轮七段:高二第4学段进入备考状态,新高三暑期为补弱拓展阶段,高三上学期全面扎实复习阶段,高三寒假前后为查漏补缺、反思复盘阶段,高三二轮复习为综合提高、巩固完善阶段,高三三轮复习为仿真内化、迁移提升阶段,高考前为调整阶段。
在讲到个性备考时,徐会吉分享他们多年来实践的思路,一是选准目标生、待优生,二是提供个性化补弱拓展材料,三是采用导师制、双师制、集体会诊等形式,确保因材施教。
科学备考六个维度的内涵里其实融入了潍坊市高考备考经验做法,对老师们很是受用。政治教师潘贵美感慨道:三轮七段复习法极具科学性与系统性,它精准规划了各阶段任务,从起步入态到仿真内化,再到奋战高考,环环相扣。日后教学中我会依此精心施教,把握节奏,助学生高效备考。
科学备考如何精准落实?这对高三教师而言又是不小的挑战。徐会吉认为,首先要提升高考试题的研究水平,这决定着强科培优高度。教研组在研究高考试题时,要还原高考试卷的细目表,逐题写出试题分析评价意见,也就是试题如何体现高考要求的,并形成试题评价报告,由此制定精准复习规划。
在徐会吉看来,老师们日常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使用高考试题,一是对比分析历年高考类题,二是整合各类模拟题进行类型归纳,三是分类训练讲评解题方法和思路,四是创设新情境进行变式训练。
在细节落实上,徐会吉建议,各学科应制定审题规范、答题规范、草稿纸使用规范等,每次考试结束后组织优秀试卷、规范草稿纸展评和不规范试卷警示活动等。“若实基础规范是高考得高分的必备品质。”徐会吉强调说,“抓规范重在平日教学常规要求。课堂上练习用演草纸、上台板演展示步骤评价、高考解答步骤分解培训等。”
此外,徐会吉还围绕课堂变革、促优补弱、评价激励等方面,介绍了科学备考的有效落实举措。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令在座的老师们对科学备考有了更系统、更立体的认知。
地理教师王蕾印象最深的便是对高考难度的分析。“原来高考难度有测量、感受、印象之分。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测量难度,更要重视学生的感受难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外界舆论带来的印象难度,助力学生以更理性、从容的心态应对高考挑战。”王蕾说。
“高三二轮复习须立足专题重组,靶向突破薄弱点;以情境化试题深化思维训练,倡导自主探究与循证反思;回归学科本质,强化学科思想渗透;辅以分层辅导与科学考练,实现补弱与攀峰并行。”生物教师张金玉说,“备考不仅是应试突围,更应成为素养浸润的过程,唯有根植基础、聚焦思维,方能助力学生在新高考中实现能力跃升。”
此次研修班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通过“名校观摩+专家讲座”的形式,为高三教师提供了新高考下教学和备考的实践指南,指明了高考复习方向。在“素养导向”的新高考时代,青岛66中将推动教师以更系统、更精细的备考策略,护航学子迎接未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