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为精准把握高考改革方向,赋能高三复习提质增效,3月28日至29日,青岛第六十六中学高三骨干教师团队一行20余人,赴潍坊市开展为期两天的“高考备考与教学创新高级研修班”。研修首日,老师们走进潍坊市第一中学,通过校园参观、课堂观摩、教研交流等形式,了解学校现阶段备考计划和备考方法,以及新高考下的教学管理创新。
作为山东省高考“标杆校”,潍坊一中近年来的重本达线率及五大学科竞赛成绩在全省均始终名列前茅。青岛66中的老师们在二轮复习的关键时期外出学习交流,受到了潍坊一中的高度重视。潍坊一中副校长都建明亲自接待研修班一行,并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特别分享了学校选科走班的创新举措。
活动当天,青岛66中各学科老师走进高三课堂,沉浸式观摩九大学科“二轮复习实战课”。课堂上,潍坊一中的老师们没有藏着掖着,毫不吝啬展示当前备考复习的热点课题,如语文学科访谈复习、化学学科实验试题讲解、政治学科规范训练讲评等。课后,两校学科教师共同评课,并聚焦高三二轮复习的重难点展开讨论。
听完课后,青岛66中语文教师王璐璐深受启发,她分析说:“作文讲评课上教师聚焦观点阐述句的锤炼,通过拆解范文、分析学生习作,引导学生精准阐述论点内核,构建逻辑闭环。课堂既有对观点句需兼具概括性与延展性的剖析,又通过现场训练强化迁移能力。尤为可贵的是,教师将思维训练拆解为‘概念界定—关系梳理—价值提升’的阶梯式路径,使抽象论证技巧转化为可操作的思维工具。”
在学科分组座谈环节,双方围绕高三备考展开深度对话。潍坊一中学科组老师们介绍了高三复习规划、个性化辅导、优生培养措施等内容,青岛66中的老师们分享了项目式学习、单元教学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双向互鉴的良好氛围。在潍坊一中各学科组办公室交流时,青岛66中的老师们发现潍坊一中特别实用的备考工具,如高考作文的微专题资源,引发了热烈讨论。
“这种碰撞让人豁然开朗!潍坊一中生物学科组构建的‘日研-周清-长线规划’体系尤为亮眼。”青岛66中生物教师高天娇说,“每日常态化集体备课碰撞思维火花,周周清知识清单与错题二次批改机制形成闭环管理,贯穿三年的高考双向细目表构建起科学备考体系。这种‘精准教研+过程管控+系统规划’的创新模式,既保障了教学实效性,又实现了备考前瞻性,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范本。”
青岛66中英语教师高婷直言:收获非常大,有了许多启示。在与潍坊一中教师交流中,深深感到老师们精心备课,为学生备战高考做足了准备。这一点引起大家深深的共鸣。
此次活动搭建了两校教育智慧共享平台,为高三备考提供了新思路。青岛66中地理教师管晓倩表示,将借鉴潍坊一中的优秀经验,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注重知识整合与真实情境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