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青岛理工大学生态文明实践课开进珠山国家森林公园

2025-03-12 16:53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我们每组的工具包都藏着生态密码——铁锹代表辛勤耕耘,水桶象征生命滋养,树苗则是未来的承诺。”春风裁细叶,沃土育新苗,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化身“生态导师”,携手小学生走进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将生态文明实践课堂搬进绿水青山,种下60余株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的白皮松。

在护林员的指导下,大学生志愿者和小学生们两两一组,分工协作,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培土浇水,经过一番辛勤劳动,一棵棵白皮松树苗傲然挺立,为初春的珠山增添了一抹生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植树活动,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种树,我感到非常开心!” 四年级学生王颖兴奋地说。

“白皮松是‘固碳高手’,每棵树每年能吸收18公斤二氧化碳!”一边种树,志愿者们一边普及白皮松在降碳固碳、净化空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讲解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类型和生长习性,五年级学生张思翰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认真记录《树木成长档案》。

“原来树木的年轮还能告诉我们这么多故事!” 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树叶标本制作”“树木年轮探秘”等趣味游戏。他们指导小学生们收集山中树叶制作趣味标本,学习通过树木年轮判断树木的年龄和生长环境,林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我再今天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树木的知识,知道了一棵大树长成的不易,更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年级学生孙睿可说,“我要从自身做起,爱护花草树木,争做环保小卫士。”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绿色的种子在小朋友心里发芽,让他们理解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到爱绿、植绿、护绿的行动中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社工242班刘子涵说。

未来,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将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以沉浸式生态实践搭建成长桥梁,引导莘莘学子踊跃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让青春身影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

通讯员 胡彤 王粲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