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转型升级,全面创优,青岛市小学课程教学工作会带来哪些新启示?

2025-03-07 21:10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作为全国第三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青岛市近年来持续深化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在扩优提质方面成效显著。面对“双减”深化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挑战,如何规划下一步的发展蓝图?3月7日,青岛市小学课程教学工作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举行,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项骏,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思峰,教科院全体小学教研员,各区市教体局分管局长、教研室主任和小学部主任、教研员代表、小学校长代表,局属小学校长近600人同聚于此。会议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享等形式,系统梳理当前教学改革优点、痛点和难点,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多维课堂赋能学生成长

小小的竹节,可以化身动漫人物,可以拿起“金箍棒”,也可以穿上披风。会议伊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和音乐等10类课程展示分别在10个会场展开。

在主会场,青岛西海岸新区衡山路小学宋晓莉带来课程《“竹”够有趣 》,带领学生开展竹文化调查、实践制作与连环画创作,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传统文化;在其他分会场中,珠江路小学、香江路第二小学五台山路校区、双语小学、衡山路小学、星海湾路小学、西海岸中学小学部、藏马小学青草河小学和港头小学老师们,分别带来了《数说蒙古包》《How heavy is an elephant?》《有趣的碰碰球》《餐桌上的浪费》《草原的歌》《连环画》《飞盘运动》《航空强国志》等主题课程,在这些课堂上,老师们注重真实情境创设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立足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教学、数智技术融合等设计理念,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转型,为岛城教育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实施路径。

随后,西海岸新区8所学校通过京剧、武术、科技秀、体育展演等形式,带来10场表演,令人耳目一新,生动诠释了五育融合的教育成果,彰显素质教育的全面开花。

智慧引领打造教育发展新生态

此次会议邀请浙江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杭州市首届优秀校长罗才军进行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应答》专题讲座。

“变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发生,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教育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又有了哪些变化?”讲座伊始,罗才军以三连问引发了现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在讲座中,罗才军介绍了卖鱼桥学校以“光谱教育”为理念的课程建设,营造适合儿童个性和能力多元发展的课堂教学,构建追求儿童个性和能力的多元发展的“光谱式”学生评价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他表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用项目化学习、小组合作和新技术等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和满足学生需求至关重要。”

下午,西海岸新区教体局、青岛市实验小学、青岛启元学校、青岛王埠小学四所学校分享“数智赋能教育”“跨学科学习创新”等实践经验。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党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孙美青带来了《数智赋能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134 数智行动”的实践与成效》分享,剖析了西海岸新区如何依托坚实的数智基础,通过实施“数智+教师素养提升”“数智+课堂教学改革”“数智+学生全面发展”及“数智+教育教学评价”四大工程,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学品质,还加速了数字校园的建设步伐;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马肇喆以《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跨学科学习创新实践》为题,分享了学校如何通过构建“四联共融”的保障机制,创新“双循闭环”推进策略,并创立“三导”评价体系,确保跨学科学习活动高效实施,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青岛启元学校校长周韫轶围绕《教师贯通使用与培养的启元实践》,介绍学校如何创造性地构建“一体两翼”的“扁平化+矩阵式”组织架构,推行级部管理“两自一包”(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经费包干)模式,以及实施垂直教研等策略,成功破解了教师资源高效配置与专业发展的难题,展现了启元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独到见解与显著成效。青岛王埠小学校长蓝芳在《从“劳动新样态”到“育人生态圈”》的报告中,介绍了自2014年以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从初步布局、全面重构到深度赋能的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劳动新样态”向“育人生态圈”的华丽转身,不仅升级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更促进了学生劳动素养的持续提升。

四场分享不仅展示了各自在教育创新领域的丰硕成果,更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它们共同证明了,在数智化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路径规划绘就教育新图谱

在会上,项骏充分肯定了青岛市小学教育教学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三个方向”“八个体系”以及“十五个任务”,强调“抓落实,见成效”。

他提出要基于国家政策、时代发展和民生背景;锚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好习惯、好方法、有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个发展方向;要加强理念体系、课程体系、教师发展管理体系、教研体系、校家社体系、评价体系等八个体系研究;完成乐考工作走深走实、跨学科教学常态化成体系、阅读图书角遍布校园、小初衔接工作新机制、用好费曼学习法、学科实践育人要运用好新情景、数智场景应用、开齐开足实验课、校长课程领导力展示、加强教师粉笔字和阅读素养、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提升等十五项任务,为基础教育为教育转型升级提供清晰行动指南。

在会议中,张思峰以详实数据与案例剖析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成效与不足。他指出,教育需回归本质规律,向科学性和智慧要效率,并宣布2025年将重点推进教学教研改革、教师基本功提升、学段衔接贯通等工作,强调以“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为引领,全面推动教学转型升级、全面创优,助力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科研支撑和智力支持,深耕细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更好地成长。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