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世赛夺金!青岛卫校何以突围康复技术赛?

2025-03-06 14:13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开学之际,当于贤康、吕依帆和初一婵再次踏入康复实训室,那些浸透晨昏的时光忽然鲜活起来——汗水、心血和金牌,三个月前的一幕幕从他们眼前闪过。2024年 11月,他们与指导老师徐筱潇、段亚飞共同捧回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康复技术赛项金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青岛卫生学校的突破,更是一段关于坚持、蜕变与职业教育价值的动人故事。

破局:国赛零经验下的赛制突变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顶级赛事,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此次国赛,首次加入了中职组康复技术比赛,这一以往仅存在于省级舞台的专业领域,如今跃升至世界技能大赛的层面。对于青岛卫生学校的参赛师生而言,平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待。作为全国首批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的中职院校之一,在2019年和2021年,学校康复专业分别在省级赛事中获得了金牌和银牌,当省级冠军遇上国家级擂台,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就像在大海中组装航船,摸索前进。”指导教师徐筱潇这样形容备赛历程,这位90后教师为了备赛,体重骤降50斤。省赛的赛制为40个标准化病例抽取进行比赛,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国赛选拔,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泡在实训室,反复练习手法、背诵病例、模拟问诊。

然而,2024年9月29日,距离比赛仅剩一个月时,组委会宣布,赛制从传统的“命题操作”改为“自主命题作品展示”。这意味着,团队必须尽快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方案重新训练。

“那晚我们彻夜未眠,我、段老师与学生们挤在会议室里,桌上堆满了病例资料。”徐筱潇回忆道。“我们迅速稳住了阵脚,我们教学中训练了千百遍的基础就是我们的底气。”段亚飞表示。

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将各种病例中的诊疗办法浓缩为脑卒中康复的全流程。整个团队积极响应,徐筱潇搭建框架,段亚飞落实细节,仅仅6天,“脑卒中患者的全周期康复”项目设计完成,并立即投入紧张的训练中。它包含医疗体操设计、居家无障碍改造模拟、社区康复服务创新等模块,甚至融入了自编自导的情景剧。为了增强感染力,团队还插入音乐,录制了恢复体操用旋律传递康复治疗的人文关怀。

成长:三个少年的“破茧成蝶”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前往哈尔滨的前一天下午,那是我们最后一天训练。”徐筱潇回忆道。她举起相机对准仍在反复打磨动作的孩子们,夕阳余晖穿过窗户打在孩子们的脸上,她突然落泪了。镜头里跃动的剪影忽然让她想起初春时刚来集训的少年们,那时他们总爱偷个小懒,而此刻,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加紧训练,她忽然发现,自己见证了少年们的“破茧蝶变”。

在确保日常学业不受影响的基础上,于贤康、初一婵和吕依帆三人,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准备中。他们深入钻研比赛所需的专业知识,不仅反复练习实操技能,更对每一个细节如走位、队形、表情管理、口头禅乃至发型都精益求精。三人早晨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下午则投身于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晚上进行复习与总结,无数次重复练习,只为形成肌肉记忆。

放学后的男生宿舍里总是会传来压低嗓音的模拟问诊声,于贤康为克服一紧张就嘴瓢的弱点,每晚对着宿舍的镜子练习表达,用手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反复听,直到毫无错误地讲出来。与此同时,吕依帆与初一婵也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懈努力,吕依帆专注于提升政策解读的精准度,而初一婵则在问诊技巧上不断精进。

当时,距离比赛只剩半个月的时间,模拟演练中却频出状况,团队成员的信心备受打击,焦虑和迷茫笼罩着每一个人。幸好徐筱潇和段亚飞及时发现了同学们的状态变化,他们联合学校的心理老师以及家长们,共同引导学生们进行情绪管理,教会他们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

“在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们三个会抱头痛哭,但哭完之后,我们会擦干眼泪,继续背诵稿子。”于贤康坚定地说。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始于寒冬,历经春日的萌芽,夏日的酷暑,终于迎来了金秋的收获。这一路的奋斗,终得圆满。”从校内选拔到市级选拔,再到国赛的层层选拔,直至最终夺得世界技能大赛总决赛的金牌,他们一路走来,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解码:金牌之外的答案

国金的斩获,凝聚着整个团队的智慧结晶。在仅30余分钟的赛程里,前5~10分钟内抓住评委的第一印象尤其重要,如团队选用具有播音级表现力的吕依帆担纲政策解读,其沉稳的台风与精准的节奏把控,在开场即奠定专业基调;而具备天然亲和力的初一婵与于贤康则负责医患情景模拟,三人之间的默契配合,更是整个比赛中的一大亮点。

不仅如此,团队力量在这一刻得到彰显。时任校长姜瑞涛多次深入备战一线为备赛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学校副校长陈方、教务科副科长王芳直接参与汇报材料撰写,教务科为团队联系指导专家,临床护理教研室和班主任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学校还优化课程安排、完善保障措施、出台激励政策,为大赛团队保驾护航。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基于CBE理论,提出了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育人理念。将“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实践“岗课赛证创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践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学技能、用技能、赛技能”氛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真正实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医疗卫生人才的既定目标。”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党委书记姜瑞涛表示。

价值:重塑职业教育认知

“职业教育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另一种成才路径。”谈起职业教育时,徐筱潇说。她的信念源于亲身经历。“我想告诉学生,康复治疗师和外科医生同样重要——我们治愈的不仅是疾病,而是人生。”  

当金牌的光芒逐渐淡去,那些在实训室与星辰相伴的夜晚、在病房里湿润的眼眶、在创新方案中跳跃的思维火花,正在编织成职业教育的新图景。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康复新星,用金牌重新定义了成功的维度——不是战胜对手,而是让每个失去光彩的生命,都能找回尊严站立的力量。这或许就是职业教育最动人的模样: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的涅槃。

青报教育在线 孙雯琪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