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很多高中生家长面对每学期都要填写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填,更不知道填这个有什么用,经常忘了填写或在截止日期前才想起来要填!而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升学息息相关,有的考生家长需要用到时才发现填写的不完善而后悔莫及!名校综合评价汇总整理了综合素质评价填写攻略即考生家长们常见问题,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填写。
综合素质评价有什么用?
有人经常把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评价弄混,二字只差,却是千差万别!
综合评价是我们常说的“综评”,它是一项高考招生政策,在部分省市部分高校试点招生;而综合素质评价是指贯穿小学到高中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高考、综合评价等招生模式考察的一个维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重要参考。
每年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学校会指导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此后家长和学生需要在高二、高三规定时间内登录本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上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如各种成绩、证明、获奖材料等形成学生三年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目前,上海、浙江等省市均建立了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高校招生中参考使用,使对学生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此项改革旨在改变传统高考中的“唯分数论”倾向,用多把尺子“量”人才。
综合素质评价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2、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3、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在特殊招生中的作用
1.对综合评价影响
目前浙江三位一体招生已经引入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必须为B等及以上才能报考三位一体。
如:宁波大学要求报考学生所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成绩必须为C等(含)以上,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均为B等(含)以上(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均为P等及以上),同时非师范类和师范类考生的学考折算分必须达到82分及以上。
而山东省教育厅规定:综合评价报考要求应对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设置前置条件,将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经历、考察探究活动、研究型学习情况和自主选修学分学习情况等作为资格审查的必要内容和进入面试的必要条件。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反馈试点高校,试点高校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认真审核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确定通过初审参加学校考核的入围人员名单。
甚至部分高校把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入到最终高考综合录取中。
2.对强基计划影响
2020年强基计划开始实施,部分高校把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作为面试的重要参考资料,高校不仅会参考其成绩,更会审查其真实性,对学校测试产生重要影响。如:
复旦大学: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在面试过程中作为重要参考资料,面试前安排充足时间由面试专家审阅。
浙江大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专家面试的重要参考材料。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填写更能凸显优势?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德(道德品质)、智(学业水平)、体(运动与健康)、美(艺术素养)、劳(社会实践)全面发展。
立意把一个学生从平面的分,塑造成立体的人,多方面考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兴趣广泛的,生活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能够树立基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一台应试机器。
如果希望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高三升学中更有优势,就要从这五方面着手,提前规划,然后抓大放小,尽量把能凸显自己优势且和高考升学有关的经历往前放。
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这些都在思想品德的考察范围内,比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的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参与这些活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会作为思想品德的评价记录起来。
而学生高中三年的所有考试成绩,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比如:发表文章,发表小论文,发表一些独创性解题技巧方法等等,还有学科竞赛获奖,都会被作为学业水平项评价记录。
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比如学生特别喜欢打篮球,在学校,省市组织的篮球比赛中能积极参与甚至获奖。或者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都会作为身心健康项目评价记录。
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会演奏乐器,歌唱的好,喜欢绘画,跳舞,表演,书法等等特长,都是艺术素养的考察方面。
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
温馨提示:每个省份具体在各个模块中说明可能不一致,具体以各省说明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