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东西协作,山海情深”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青岛和陇南两地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培训最后一天,教师们聆听专家讲座,并在结业仪式上分享感悟,为为期八天的西和职专骨干教师青岛研修活动画上完美句点。此次培训不仅深化了东西部教育合作的内涵,更为西和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以教学成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成果应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实施效果显著,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推广效果。”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教育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显德从“以研究引领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发,向大家详细讲述了如何通过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来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策略和形式。
什么是教学成果?教学成果一般而言是方案,是教育教学方案。张显德谈到,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教学成果又称为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它是经教学改革研究所产生的“改革方案”,是导入先进的教育理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产物。
“我们采用全校选拔的方式,精选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并建立机制体制,保障成果研究运转。申报材料从初稿到定稿,修改达57次……”以平度市全国职教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助推县域三农转型升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的创建过程为例,张显德向大家展示了平度市如何借鉴引进、迁移推广和拓展创新。
针对如何培育教学成果,张显德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充分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提前设计,重点培育,注重过程;组织团队,集体攻关、协同作战;加强管理,分阶段推进,不断完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做好教研立项,确定成果培育重点。
收获满载,展望未来
“职业教育与企业的紧密交流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将培训中所见所得带回学校,带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更新、更前沿的行业发展趋势,确保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结业仪式上,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于景辉对本次青岛研修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他高度评价了此次培训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激励大家要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为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未来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活动现场,于景辉上台为教师代表和优秀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多位教师代表满怀激动之情分享了他们的感悟与收获,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更增强了投身职业教育的信心与决心。他们将以所学所获为基石,回到工作岗位后积极传播先进教学理念,带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在聆听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技能大赛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更是我们职业教育的老师职业生涯中自我提升的关键。”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佩佩说,这些讲解不仅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更激发了教师们对教育创新的热情与追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阿杏分享道:“从政策解读到课堂实践;从职业教育到新高考政策;从企业车间到校企合作;从流水线生产车间到智能化前沿科技;从人文历史到中国制造;从博物馆到大街小巷。我们不仅学到了教育教学的内容,也直观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同时领略了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感受到了青岛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八天的行程紧紧张张,但我们的收获却是满满当当。”
青报教育在线 高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