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青岛外事学校研修二:洞察上海职教发展脉络,把握职业教育“时”与“势”

2024-07-16 11:15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聆听专家讲座,洞察上海职业教育发展脉络;走进上海城市规划馆,感受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7月15日,青岛外事学校研修班一行继续在学中思,在思中悟,精琢己身,汲取“真经”。

上海职业教育的基础和水平在国内领先,职业教育改革也走在国内前列。上海对职业教育的精心规划与布局,对职业教育“时”与“势”的准确把握,犹如一部深邃的武林秘籍,其成功经验可以为青岛职业学校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方向、提供借鉴。基于这样的思考,15日上午,青岛外事学校邀请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林春方从“上海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实施情况与特点”的角度为研修班一行授业解惑。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切入正题前,林春方首先为老师们详细梳理了近年来国家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夯实研修班一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

“上海顺应政策导向,在遵循中央政策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关于推动上海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等政策文件。”林春方表示,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了上海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任务。如到2025年建成300个左右全国性实践中心,带动各地建设一批省级和市级实践中心,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实践中心体系。再如,到2025年分三批支持300所左右学校建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

上海职业教育正朝着做精中职,做强高职,建设若干五年一贯制新型职业学校,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持续完善贯通培养模式的方向发展与迈进。

此外,林春方还在讲座中提到,新型高职的建设是完善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是推动区政府、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创新。他并以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具体说明了上海在建设新型职业学校所做出的探索。据悉,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与上海市教委共建共管的新型高等职业院校。这种共建共管的模式使得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能够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和教育部门的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学院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面向高中阶段毕业生开设三年制专科层次高等学历教育,面向初中阶段毕业生开设五年一贯制学历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林春方除了是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评审专家。研修班一行十分珍惜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对话的机会,并提出自己在备战国赛时遇到的问题,如国赛应当如何准备、评委评鉴作品的关键点是什么、文化课教师如何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等,邀请林春方点拨指导。

“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有的特点。”聆听完专家讲座,研修班一行意犹未尽,相互讨论感悟与收获。教师徐蕊表示,这几天的培训让她受益匪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导向,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当天下午,研修班一行还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馆,寻着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历程,感受上海市如何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落深落实,深入了解上海乃至全国城市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深度思考城市发展理念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城市发展与职业教育建设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我们应根据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产业结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深入研究城市经济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用人需求,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研修班一行,一边观摩,一边感悟。

“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青岛外事学校校长刘宇虹表示,面对未来,青岛外事学校将继续秉承“服务青岛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积极借鉴上海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努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她寄语研修班一行,在接下来研修中继续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创造青岛外事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