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学成归去建设家,356名西藏孩子的梦想从这里启航

2024-05-30 17:37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Array ( [0] => 110 [1] => 109 )

自2010年起,每年都会有一批来自西藏的孩子,在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开启求学生涯。作为全国首批、青岛市唯一开办内地西藏中职班的学校,青岛经济职业15年里培养了356名各级各类人才。如今,这些孩子学成返藏,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上建设美丽家乡,不少人还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内地西藏班,对大部分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在西藏却一直是“梦工厂”般的存在。1984年,针对西藏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的状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办内地西藏班的重大决策。1985年,第一届内地西藏班开学。目前,内地西藏班累计为西藏输送了近7万余名中专以上专业人才,不仅成为西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为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西藏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成返乡贡献青春力量

对于内地西藏班人才培养,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始终将德育教育摆在最核心的位置,形成以“1导师、1工程、5课系”为核心的“115”德育管理模式。1导师即全员育人导师制,1工程即“311”人才培养工程,5课系即理想信念课、家国情怀课、民族团结课、文化传承课、社会实践课。

“在内地西藏班,我们经常到社区做志愿服务,走向社会,通过自己每一次的行动,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点点滴滴的温暖,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奉献的价值。”在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10级学生桑珠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所说的志愿服务正是社会实践课中一项常态化的活动。当初在内地西藏班埋下的公益种子,逐渐生根发芽。大学期间,桑珠发起创建了羌卓巴群聚志愿团,组织返乡大学生为家乡做公益。

党史、国史、英模专题教育,国防知识讲座,红色研学,开设“红石榴”社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使他们在心中树立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那就是建设美丽西藏。“老师告诉我们要学好技能、懂得感恩,将来要报效祖国,回报家乡。”毕业7年后,桑珠对老师的教导依然熟记于心。桑珠出生的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是一个贫困县,当地企业中财务人员紧缺。为了以后更好地服务家乡发展,桑珠鼓足勇气,在大学更换为会计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令桑珠最为受益的是青岛经济职业学校的“311”人才培养工程。该工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业能力、演讲与口才能力,夯实学生文明素养和终身学习发展基础。桑珠回忆道:“学校会邀请劳模、大国工匠和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分享成功的经验与智慧,我们也有机会到企业和其他城市参观学习。”那时起,桑珠的眼界进一步开阔,开始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桑珠认为,返乡创业能为家乡注入更多的活力。于是,他先是在家乡开了一间手机店。伴随国家一项农牧民政策出台,桑珠又成立了鹏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当地农牧民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一番“折腾”,桑珠在家乡的名气更大了,在今年荣获了措勤县创业团队负责人称号。

从职业学校毕业,带着满满的成长收获,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回乡后又投身于职业教育的怀抱,为这片土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书写着西藏经济建设和职业教育的新篇章。对桑珠而言,这是一段浪漫又充满意义的旅程。“回想起来,一切都是在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开始的!”桑珠由衷地说。

培养我的是内地西藏班

内地西藏班改变了我们的人生,给予了我们成长的无限可能。这是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内地西藏班学子的共同心声。因为,学校不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视其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计算机早已成为各行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与助手。但大多数西藏学子对它却很陌生。在来青岛前,次旺措姆对计算机可谓一窍不通。次旺措姆说:“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各种素质技能,当时我还很不理解。”

立足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学校鼓励内地西藏班的每名学生都要考取计算机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次旺措姆直到求职时,才真正领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毕业后他在西藏凭借在学得的一手熟练的计算机技能,他成功应聘到医院当收费员。“现在看来,在内地西藏班最大的收获就是考取了计算机证书。”次旺措姆感慨道。

“在内地西藏班这三年,是我学习成长最多的三年。”2011级学生曲珍坦言道。三年中,她不仅学习了药剂专业知识,还熟练掌握了普通话、计算机,以及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当时自己不怎么会和同学打交道,没想到老师会帮助我,教给了我许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这是让我现在都一直受益的。”曲珍谈及自己的蜕变时这样说道。如今,曲珍在拉萨市某税务局工作,工作中少不了与人沟通协作,而这早已不是困扰她的难题了。

2010级学生拉宗谈及自身成长,提到最多的同样是内地西藏班。刚来内地西藏班时,拉宗并不重视学业,只想赶快毕业后找份工作。一次在制作首饰时,她被老师发现自学能力非常突出。于是,老师不断地鼓励和教育她,让拉宗渐渐开始重视学习。“当时原本没有读大学的计划,幸亏是老师点醒我,我才去报考了西藏大学。工作后感触更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学历和知识都很重要,它会让你走得更远。”回忆在内地西藏班求学的岁月,拉宗至今仍激动不已。

倾心浇注民族团结之花

15年,足以承载一所学校的发展变迁。然而,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办好内地西藏班的热情却有增无减。

为使汉藏一家亲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升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如“心手相连、汉藏一家亲”、“我们的节日”、“我与青岛零距离”“冬令营”传统文化研学、万里大家访等等,拉近了雪域高原的孩子们与内地师生的情感。

在汉藏融合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难忘瞬间。汉藏师生创作的微党课《再唱山歌给党听》荣获全市教育系统微党课大赛一等奖。师生将汉族啦啦操与藏族锅庄舞相结合,创作了风靡校园的集体舞《最炫民族风》。

15年来,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教育援藏工作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西藏班管理团队荣获青岛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位、青岛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多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称号。2023年,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在全国西藏班交流研讨会上做典型发言。

从雪域高原到黄海之滨,五十六个民族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坚信,内地西藏班改变的,不仅是一个个西藏学子的命运,更是西藏的未来。

青报教育在线 于涛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