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青岛中考自招报录比出炉!各校报考冷热不均,有升有降

2024-05-19 13:34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5月19日,青岛中考自招面试如期进行。在前一天晚上8时至10时,局属公办普通高中陆续发布自招笔试位次成绩及面试资格线。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测算,青报教育在线发现,今年青岛中考自招持续火热,而具体到每个学校上,又呈现出冷热不均、有升有降的境况。

自招依然火热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考自招政策保持相对稳定。去年,局属公办普高自招笔试由原来各校自主命题改为统一命题,给定自招资格名单由原来的1:1.2改为1:1,放宽录取条件。这些新政策在今年继续沿用。

招生计划也保持相对稳定。去年,26所高中学校面向市区自招3600人,其中14所局属公办普通高中自招计划为2605人。今年,25所高中学校面向市区自招3500人,其中14所局属公办普通高中自招计划为2705人,比去年增加100人。

在政策相对稳定的大前提下,今年的中考自招持续火热。

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自2021年青岛市区中考自招报名人数突破万人大关以来,近几年自招报名人数一直保持在万人以上。根据测算,去年四区高新区初中毕业生2.21万人,约有1.4万名学生报考自招,约占市区考生总体的六成多。

换句话说,去年在自招计划约占市区普高总招生计划23.2%、总体录取率15.8%的背景下,吸引了市区约63.3%的考生报考。再结合68%的普高率来看,中考自招用“火热”形容不足为过。

回到今年。今年市教育局未公布市内四区及高新区初中毕业生人数,但从青报教育在线多方了解到的数据看,今年市区初中毕业生人数少于去年,约少2000人,约为2万人。但今年依然有约1.3万考生报考自招。

根据各校自招方案里的成绩转算规则,在已知学校面试资格线和招生人数的情况,可以大致测算出各个学校的报考人数。青报教育在线整理并测算了14所局属普高学校的报名情况。

总体而言,就已测算出数据的11所学校来说,报名人数已超万人,报录比约在4.48:1。若加上另外3所局属公办普高学校、3所综合高中、8所民办普通高中,自招报名人数或突破1.3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理工高中近期公示的学校自招报名名单显示,共有348名考生争夺100人的自招计划,报录比3.48:1。

这也意味着,今年市区有约65%的初中毕业生报名中考自招,这一比例甚至超过去年。

青报教育在线前期的采访也印证了这一结论。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今年不少初中报名自招的学生达八成左右,多所热点初中自招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10%。在自招报考上,不少学生有“摸高”情况,希望能有效抓住自招的机会。

图表:2024年中考自招报名情况测算表(按报录比排序) 青报教育在线制表

说明:图表中测算的报名总人数10084及报录比4.48,为除青岛九中、青岛二中分校、青岛六中之外的11所学校的加总数据。

各校冷热不均

在自招火热的宏观背景下,再细看各个学校,又呈现出报考冷热不均、难度不一的境况。

青岛二中国防科技育英班、青岛一中国防教育班因志愿“一拖二”、包含普通自招志愿等因素,报录比分别高达20.36:1和 12.9:1,分列榜一和榜二位置。

作为为数不多自招笔试考查“物理+历史”的青岛六十七中,吸引909名学生报考,报录比达9:1。

另有10所学校(校区/班型)报录比超过3:1,但自招难度又不尽相同。

青岛六十八中报录比约7.82:1,青岛三中为6.5:1,青岛二中院士港分校为5.87:1,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面向四区招生)为5.58:1,青岛五十八中为4.5:1,青岛十七中为4.5:1,青岛三十九中为4.3:1,青岛一中为4.17:1,青岛十九中为4.12:1,青岛二中为3.82:1。

其中,5所学校(班型)报名人数超过千人。青岛一中国防教育班吸引1290人报考,青岛一中吸引1252人报考,青岛二中吸引1145人报考,青岛五十八中吸引1125人报考,青岛二中国防科技育英班吸引1018人报考。

7所学校报名人数在600至1000人之间。除去前文提到的青岛六十七中,青岛十七中吸引900人报考,青岛实验高中896人报考,青岛三十九中860人报考,青岛十九中824人报考,青岛六十八中782人报考,青岛三中650人报考。

报考热度有升有降

与去年相比,各学校的自招报考热度有升有降。

图表:青岛中考自招情况2024年与2023年对比,按各学校(本部)自招招生计划多少排序。青报教育在线制表

总体来说,由于今年14所局属公办普通高中自招计划增加100人,而市区考生总数减少约2000人,大多数学校的报考人数、报录比呈下降趋势。

但仍有学校逆势上扬。

青岛三十九中今年顺应家长呼声,增加自招计划100人。学校此前就曾预测,今年自招报考难度有可能下降。就数据来看,学校今年的报考人数增加177人,到860人,报录比由去年的6.83:1降至今年的4.3:1。但在同为自招200人的学校里,学校的报录比仍具有一定竞争力。

青岛三中在自招计划100人不变的情况下,今年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150人,到650人,报录比由去年的5:1上升至今年的6.5:1。

今年青岛五十八中的热度同样提升不少。在自招计划250人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报考人数增加139人,达到1125人,报录比由去年的3.94:1提升到4.5:1。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六十七中、青岛六十八中今年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报录比,都实现了高位增长。

青岛六十七中今年自招报名人数增加68人,达到909人,报录比由去年的8.41:1上升至今年的9.09:1。青岛六十八中今年自招报名增加6人,达到782人,报录比由去年的7.76:1上升至今年的7.82:1。

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这两所学校都以“让学生实现增值发展”而闻名。以青岛六十八中为例,近年来学校学生不断实现“低进高出”的逆袭。去年的高考中一大批学生踏进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大门。“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让学校获得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与认可。

二中院士港分校的热度也上升了。今年自招报名人数增加11人,达到264人,报录比由去年的5.62:1上升至今年的5.87:1。

这样的数据反映出家长和考生对于二中教育集团优势和集团化办学成果的认可。据了解,去年二中院士港分校首届学生毕业,首届毕业生交出亮眼成绩单:2人高考在680分以上,100多人中超过20人跨过600分。这样的表现可用“逆袭”来形容。

提醒:数据有局限性

写到这里,青报教育在线不得不提醒各位家长,以上分析皆依据测算数据,而测算数据与真实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如若根据这些数据下定某些结论,还需综合考量。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学校的实际报考人数可能多于测算数据。这是因为,学校在给定面试资格时,可能兼顾了学生的原始笔试成绩与位次成绩。

举例来说,去年青岛一中自招英才班为279名学生发放自招面试资格。然而根据学校200人的招生计划,按1:1.3的比例发放资格,此数据应为260人。而对于多出来的19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些学生的原始笔试成绩无限接近,而无法排出位次先后。

因此,在今年的测算中,青报教育在线模糊认定各校获得自招面试资格的人数,为招生计划数的1.3倍。实际上,各个学校真实的自招面试资格人数可能会多一些。由此可得,学校实际的自招报考人数可能多于本文测算数据。

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学生的自招志愿与普通批一志愿具有高度重合性。自招报考情况大致可反映一所学校一志愿的报考情况。但在下周的志愿填报中,学生和家长会不会被自招数据影响,或者说,今年的自招数据会不会影响到学校普通批志愿填报情况,还有待观察。

需要提醒的是,填报志愿时,家长与学生还需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量各项因素,理性选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