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全球贸易环境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贸易成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支撑,使得我国对于数字贸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发凸显。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中职教育该当何为?5月16日,青岛市中职学校数字贸易产教研联盟应运而生。联盟汇聚政行企校多方合力,通过产教研一体化方式系统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资源共享、协作服务的合作新格局,以培养更多发展数字贸易与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青岛市中职学校数字贸易产教研联盟在全国关务行指委主任委员葛连成、全国关务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郑俊田、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一、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校长刘宇虹、青岛海关数据分中心副主任马坤、青岛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处主任科员刘晓晨、山东报关协会综合部主任韩先琪、青岛市跨境电商协会秘书长陈寿发、青岛市直播电商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佩韦的共同见证下正式成立。成立大会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主持。
会上,李一为理事长单位授牌,葛连成为副理事长单位授牌,郑俊田为理事单位授牌。据悉,青岛市中职学校数字贸易产教研联盟以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为理事长单位,青岛华夏职业学校、青岛经济职业学校、青岛商务学校、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为副理事长单位,以山东省报关协会、青岛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青岛市直播电商行业协会等31家单位为理事单位。
“职业教育作为连接产业与教育的重要桥梁,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培养适应数字贸易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葛连成在成立大会上对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我国对数字贸易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出简要分析。他表示,产教研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数字贸易产教研一体化的内涵在于将产业、教学、科研三者紧密结合,形成良性循环,联盟各单位要积极总结数字贸易产教研一体化经验,不断扩大青岛市中职学校数字贸易产教研联盟的影响力,为全省乃至全国积极贡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数字贸易人才的有效经验。
李一为联盟今后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指明方向。他表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应是目前联盟面对的当务之急,联盟要全面整合资源,始终将行业和产业发展前沿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专业与课程建设导向标,构建专业集群式发展与课程特色化建设体系。依托产业平台,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打造产教融合师生协同成长的基地。校企多维融合,开放共享校企教学资源为联盟企业员工和院校师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继续教育的环境以及在职培训服务,服务行业人才终生发展的需求。
而作为联盟的理事长单位,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承担着统筹规划相关工作的责任。对此,刘宇虹说:“我们将携手联盟单位进一步完善联盟机制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更多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产业导师走进校园,并定期开展数字贸易专项培训,促使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趋势、数字贸易人才培养需求和数字贸易行业的岗位变化,为联盟成员提供自主学习和继续教育的环境、提供在职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服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此外,刘宇虹还告诉青报教育在线,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也将借助青岛市中职学校数字贸易产教研联盟平台夯实特色化专业建设,将专业做精、做专、做特,以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耦合,不断探索产教研融合新路径,培养更多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创新型数字贸易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现场,青岛海关数据分中心副主任马坤、青岛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处主任科员刘晓晨、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关务管理经理郝昊分别围绕《创新数字贸易服务方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青岛》《共享跨境机遇,共创美好未来》《从海关 AEO 认证探讨企业合规运营与贸易安全》等主题与联盟校教师展开探讨。
当天下午,李一还走进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以《课程·目标与情景教学改革——基于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视角》为主题,面向联盟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培训中,李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教育家精神内涵,引导教师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目标,提升自身学习力,赋能教师依据学生学情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不拘一格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相关链接: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外经贸行指委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示范学校,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秉持“人本、开放、和谐”的教育理念,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战略,努力创办“行业看重、企业首选、高校满意、学生喜爱、家长放心、教工自豪”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名校,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不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尤其是在关务与外贸服务、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外经贸专业,学校积累多年办学经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突出数字贸易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践行“职业底色、创业本色、国际特色”的“三色”商科人才培养理念,推进职普融通、中高贯通、中外畅通、校企联通的办学模式,打通学生成长“立交桥”,培养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贸易航运技术技能人才,办青岛国际航运贸易发展需要的学校。多年来学校一共培养出6000余名适应现代商贸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国际化商贸业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