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编者按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在新区东北部区域实施教育提升工程。眼下,王台街道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整合教育资源,硬件设施与软件实力两手抓,致力于打造一所所既具备现代化教学设施,又拥有丰富教育内涵的基础教育。
此次青报教育在线走进王台,探索这片正在崛起的土地上的基础教育新篇章。
“我考上大学啦!”“感谢老师的严格管理,我终于圆梦本科。”“原本我无缘大学,是老师引导我走上职教高考的道路,我终能迈入心仪的高校继续读书。”每年毕业季,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高级中学总会收到学子们从四面八方发来的喜讯,他们分享自己的美好前程,表达对母校培养的感激之情。
近年来,这所老牌高中审时度势,在生源流失的情况下为学生探索新的出路,自2013年开始,学校以“为每一位学生发展谋出路”为己任,坚持探索“分类推进,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之路,优化教学模式,以多元化办学赋能学生多路径成才,打通夏季高考、职教高考、艺体考试等多个升学方向,为学生多元成才搭建“立交桥”。
三条大道,拓宽成才路径
通过夏季高考、职教高考、艺体考试三条大道,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高级中学近年来把更多基础薄弱的学生送入本科院校。近三年来,夏季高考、职教高考、艺体考试合计达本科线人数屡创新高,是预期达线人数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面对生源流失的现状,我们一直在为学生探索更好的出路,助力他们圆本科梦。”副校长隋玉发表示,“有些孩子文化课基础薄弱,但在绘画、唱歌、体育等方面很有天赋,就鼓励他们走上艺体考试的道路。另外,普高学生转中职学籍的政策出来以后,学校第一时间看到了这条道路,鼓励学生走上春季高考的道路。”
据隋玉发介绍,学校致力于为刚入学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通过开设美术、书法、篮球、排球、田径等社团课程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同时邀请专家入校宣讲职业规划、组织学生前往王台纺织机械基地参观等措施,帮助学生明晰未来发展方向。
从高一下学期开始至高二上学期结束前,学校为学生分别提供三次普职融通的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自主选择职教高考和夏季高考。对于选择职教高考的学生,学校统一把他们的学籍转到中等职业学校,但学生仍在校内就读,语数英三科的教学由学校统一安排,专业课的教学由学校聘请老师来校讲授。选择夏季高考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报考科类,冲击夏季高考普通类或夏季高考艺术体育类的本科院校。
“通过夏季高考考上本科对我来说太难了。”高翔是2020级职教班建筑专业学生,在2023年职教高考中位列全省前列。高翔说,高一结束后,因为文化课基础薄弱,通过夏季高考考入本科院校难度太大,班主任为他介绍了职教高考的情况,为他打开了一条新的升学路径。“回头看,幸好选择了职教高考这条路,才圆了本科梦。”
隋玉发表示,学校为职教高考的学生设立了学前教育、数字媒体、电子商务、医学技术等多个专业,聘请9名校外专业教师在校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与多所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专业人数较少的学生提供科学指导。近三年来,职教高考本科达线率均在70%以上,其中电子商务专业更是连续多年取得几乎百分百达线率的佳绩,让原本无望本科的学生能够圆梦本科。
文化课专业课两手抓
“无论是艺体考生还是职教考生,专业课取得了高分,文化课上绝对不能掉链子。”隋玉发表示,学校不断完善“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从学情出发,狠抓基础,在“放慢教学节奏”和“反复讲”上做文章,构建“让学生听进去”“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
进入高三以后,为帮助本科边缘学生提质增效,学校开设“虚拟班级”,选派各科的“骨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答疑或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梳理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职教班而言,高一高二侧重文化课,打牢基础。高三侧重专业理论的同时,我们教师团队充分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文化课进行针对性辅导,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题目的解题思路,增加春考录取率。”职教班班主任柴京正告诉情报教育在线。
“专业课集训回来后,我们文化课进度有些跟不上,学校为我们选出了最好的老师,为我们定制适合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方案,对重要知识点反复强调。”刘奕帆在2023年通过美术圆梦华中师范大学,她说:“高三一年老师们拿出很多个人时间陪伴我们备考,走廊、食堂、办公室,随时随地为我们答疑解惑。”
严格管理,做学生的“贵人”
不少刚入学的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亟待修正。对此,青西三中制定了严谨的值班制度,校长、书记带领全体干部、班主任24小时轮流靠校靠班,形成了从课堂到操场,从餐厅到宿舍,从白天到夜晚,学生的衣、食、住、行、学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的管理局面。
“严格”而“不出格”,青西三中在严抓校风校纪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倾注人文关怀,改掉学生不良习惯的同时,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隋玉发表示:“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学生的‘贵人’,针对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在这里,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教室里,与学生探讨学习,更会在下课后、休息前,倾听学生的心声。“每当我学习陷入停滞时,班主任都会找我谈话,帮助我缓解焦虑。在走廊、操场、去食堂的路上,老师们经常拉着我们谈话,聊聊最近的状态。”毕业生孙纳雯告诉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 逯文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