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胶州市北京路小学:家常课改革点燃教学新火花

2024-03-26 12:47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我们欣喜地看到,家常课在学校得到真正落地,课堂做到了简洁高效,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3月中旬,来自苏州的专家教研团的调研人员来到胶州市北京路小学进行家常课改革调研,调研团对学校的家常课改革成效大加称赞,这也再次证明了家常课在北京路小学实现了真正的落地。

自2020年以来,北京路小学不断推进创新“家常课”,从线上模仿、现场观摩到理念学习课堂展示,进一步实践发展,学校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走进胶州市北京路小学,可以看到老师讲的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多了。每节课都有任务单、闹钟管理,每节课都用课堂管理口令、课堂管理印章、课堂管理手势,课堂结构简单,但节奏感强,实现了教师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初遇家常课

“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很大?为什么课堂上学生开小差的很多?为什么老师讲得好但实际影响到学生的却很少?”来北京路小学担任校长后,张坤霞在日常随堂听课中发现了老师们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大多时候,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学生只是被动听课,甚至开小差,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

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020年,在参与一次线上课程学习时,她遇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课堂模式——家常课(也称习课堂)。家常课的课堂结构很简单,老师讲得少,学生练得多,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有一套专属口令,比如,老师一说“拿起课本”,学生们就齐刷刷地把课本准备好了,避免了老师一遍遍地督促提醒。每节课都有任务清单,每项任务都有时间管理,让孩子们能够高效地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了课上紧张,“习”得多一点;课后轻松,“玩”得欢一点。

推行家常课

“推进家常课正好能够解决老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于是,学校决定将这一课堂模式在全校推广。然而,家常课推进不久,由于老师对家常课理解不足,课上得纠结又拧巴,常常在常规课和家常课之间“颠三倒四”,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这让老师们意识到,要想推进新的课堂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进行研究和学习,把握“习课堂”的精髓,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两个周的时间,教研组集体备课打磨,学习相关文章,画思维导图加强理论学习。之后学校又派出部分骨干教师到苏州学习家常课研讨活动,逐人逐班出示观摩课,进行诊断学习,落实“家常课”教学常规,实施“习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由学“表”到学“里”。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作为校长引领项目的家常课研究,如今在北京路小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模式。课堂没有繁琐的铺垫,老师讲得精了,学生学得多了,课后作业少了,实现了高效提质的课堂目标。新老师入职先试听一周老教师讲课,学习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怎么夸奖学生到作业对钩大小的标准,从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到课堂目标的制定……用张坤霞的话来说“老师们接受过训练,才知道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教学相长谱新篇

或许有人会问,家常课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教师是不是闲下来了?当然不是。学校副校长陈建香谈到,家常课后,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教师把更多时间用在关注、把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改革后,老师变得更忙了,而且忙得很实在、很具体。”陈建香表示,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必须要起到好的主导作用。课堂中老师们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旁,发出学习指令,解答学生困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及时进行作业批改和讲解,老师忙到了该忙的事情上。

引领课堂新风尚

“家常课实施后,孩子们都能跟上节奏了。”

“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注意力比较差,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现在,在口令教学引导下,慢慢地可以跟上集体节奏了,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口令教学让孩子们实现了“齐步走”,每个孩子都能跟上步伐。同时,老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给每个学生鼓励也能让孩子更加自信。

这样的改变在一年级学生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一年级上学期为入学适应期,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格外重要,家常课的实施,让入学适应教育开展得更为顺畅。“一年级学生入校时,会有系统的‘口令’作为入学培训。比如一说提笔,孩子就准备好笔了,和之前相比,老师不需要再啰里啰嗦大声提醒。”项目负责人尹迪老师谈到,原来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规范大概需要一个学期的时间,如今仅仅一个多月,大部分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速进入小学生的角色。

区域教育质量再提升

优质带动,资源互补。作为胶州市北京路小学教育集团的核心校,家常课改革取得成效后,改革开始向其他成员校推进。新学期,北京路小学用思维导图的新方式向集团校分享了新学期家常课改革计划,从大框架的制定到每个月的“作战图”设计都囊括在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各校如何制定更切合本校实际的计划,有利于推动集团校协同发展。”

每学期,学校也会开展送课行动,到其他学校展示课程,开展同步直播,方便省内外“手拉手”学校在线学习。

“除了集团校,周边的一些学校也经常来这里听课学习,课程从集团校辐射到了周边其他学校。”张坤霞介绍,各校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自己的课程设置,让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路小学的家常课探索实践经验也引发了来自全国的关注。由家常课发展中心主办的2024“习课堂之春”培训交流会将于4月份在北京路小学举办,届时将邀请习课堂领军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及团队示范讲学,这场全国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在北京路小学的开展,必将为该校家常课改革创新之路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报教育在线 王之冰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