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3月22日,市南区2024年初中强校提质专题推进会在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浮山校区)召开。会上提出了2024年强校提质惠师毕业年级专项支持三大行动七项举措,各学校校长和教师也分别就各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分享,总结了学校强校提质工作整体情况,包括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经验共享,落实提质增效
会议伊始,与会领导和教师、家长们观看了市南区初三年级晚自习巡礼宣传片《点亮那盏灯》,8所公办初中每周600分钟,350余名市南教师用细心、爱心、真心陪伴2500余名市南初三学子进行晚间学习。“视频中的点点滴滴集中反映了市南干部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市南干部教师的优秀代表,需要大力学习弘扬!”老师们说。
随后,青岛一中市南分校教师崔晓莉、青岛第五十九中学教师张延蓉、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浮山校区教师李颂等5名教师及青岛七中语文集备组和青岛第三实验初级中学英语集备组分别进行了初三年级教育教学典型经验分享。“学校新市民子弟较多,家庭情况复杂,家长们忙于生计,连家长会都顾不上开,眼看着孩子们的不良习惯被纠正后又多次反复,老师们心急如焚。”崔晓莉介绍,为解决孩子们的不良习惯,她及时与领导沟通,和初三老师们一起调整策略,努力发现每个孩子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及时反馈肯定,关注他们存在的困难,给予切实的陪伴和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出色完成了九年级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也为我校的大幅进步奠定了基础。”
如何能在初三复习阶段提升复习质效?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京山校区教师姜楠以物理课为例,向大家分享交流。她指出,课标和中考是教学的指向标,一线教师需要用更多的备课时间,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要求的同时,研究中考命题立意,准确把握复习重难点。
家校共育,助推强校建设
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是推动学校工作高效进行、实现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强校提质过程中,需要广大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孙晓梅表示,“学校将关注学生心理,做好学生思想教育,通过分层家长会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促使良好思想品德养成,实现家校社合力育人。”
青岛第五十一中学校长王凯红表示,五十一中和五十九中聚合型教育集团将发挥两所学校心理学科特长,利用协同共育成长学院的优势,按照计划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分别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心理讲座、沙龙系列课程,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
青岛五十一中初三家长表示,“我们五十一中各科老师都是披星戴月的工作,把所有时间都给了学生,保障孩子吃的好,学的好,我们家长的感恩之心无以言表。”
“二十六中教育集团针对每名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对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了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比如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等,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对孩子们所做的一切。”青岛二十六中(浮山校区)家长说道。
多措并举,夯实提质成果
会上,与会领导向毕业年级教师代表赠送礼物,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区实验校区)家长合唱团《掌声响起来》为老师送上祝福。
“初中学校强校提质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发展、打造健康教育生态的重要举措……”市南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淑军提出2024年强校提质惠师毕业年级专项支持三大行动七项举措,从强化专业成长支持、强化专业培训质效、专项“礼遇优师”、优化评价机制、推行疗休养制度、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宣介服务进行了全面激励和保障。同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每所学校都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二是希望每位老师都成为一个优秀的引路人,三是希望各位家长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后勤部长。
据了解,过去一年,市南区创新了立体交互式集团化办学新样态,100%学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质高中开展多维合作。3所教育集团获市中小学教育集团典型。领跑全市强校提质工作,率先探索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路径,公办初中入学比例增长15%以上,100%强校提质校办学经验在全市重点推广。
焦淑军表示,强校提质行动是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满足群众对“上好学”期待的坚实一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共同肩负起教育的神圣使命,满怀豪情,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不断做强‘最优教育在市南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市南教育!”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