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职教高考倒计时:揭秘这些学校的备考制胜之道

2024-03-06 09:15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在春风渐暖的季节里,无数学子即将投身于职教高考技能考试这场无声战役。目前,山东省职教高考技能考试的考试范围已在近期公布,备考工作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难度提高了”“注重实践,对老师要求更高了”,近几年,备考过程中,业内对职教高考的关注有了新的落脚点。因此,各学校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新的职业教育形势和考试要求,无论是备考策略的调整,还是教学资源的配置,都需要更加审慎和细致。

为深入了解此次职教高考的备考情况,青报教育在线与资深老师深入交流,揭示备考背后的智慧,分享他们宝贵的备考经验与心得。

青西职专:一如既往,高度重视

始建于197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经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行进了近50年的时间。教务处主任夏文军表示,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这几年,职业教育不断被普及、认知,学校报名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数逐渐增多,目前“基本第一批次就录取完毕”。

在职业教育的声量不断扩大后,职教高考也有了新挑战。“疫情放开之后,技能考试的难度提高了。在全省来说, 满分人数有所下降。也让我们有了不少压力。”

“针对技能考试在难度逐步提高、需要上机或车间操作的情况,青西职专成立职教高考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班,赛教融通,通过‘分层递进、全程训练、模拟测试’的形式,针对学校建筑、财税、护理、机械制造、信息类、机电等十余个老牌专业进行专门的模块训练。”教务处副主任曲梅介绍道。

青西职专加强以班主任作为班级教学团队组长的教学团队建设,定期组织学科老师进行班级“会诊”。备考期间,学校增加了会诊次数,及时掌握班级动态。

同时,学校开展高三职教高考引领高二、高一备考研讨衔接的集备工作,整合优质骨干力量分析高考新趋向、深挖高考新内容,实现集体参与、全程攻关,实现了信息互通、优质资源共享。此外,学校也十分注重学生的考前心态调整。学校心理中心老师会每月组织一次讲座,为学生疏解考前压力。

面对5月份即将到来的知识考试,学校成立高三教研集备组,研究考纲、考题,总结经验,为学生们找出努力的方向。在大目标的基础上,巩固基础,完善体系,综合应用,提高整体能力。

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弹性调整,灵活应考

在谈到职教高考技能考试时,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教务主任李先涛也觉得近几年“难度提高”。他表示,“最近两年的春考,无论是技能还是知识考试,都更加灵活,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应用实践。”

针对难度提升和考试重点的变化,学校在以往备考策略上做出调整,加强了对老师的培训,并且增加了更多实景演练课程。

据李先涛介绍,学校邀请了省内专家对老师进行了三次培训,将考纲的变动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同时,延续以往精选老师的传统,把最优秀的老师集中在高三,其中,1位老师连续带高考13年,2名教学能手,2名老师入选了青岛职业高考“5+1”小组,1名老师多次参加高考命题工作。

在发布了考试范围和具体时间后,学校及时调整课表,开放机房、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强化训练。

此外,针对技能考试上机操作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学校总结多年的参考经验,为学生发放突发情况应对明细纸。

在接下来的知识考试,学校实行“一生一策”“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的备考策略,保证每个学生有清晰地规划目标,补足学习短板。

“除了学习上的安排,学校还每月组织一次心理解压,邀请合作机构专家举办讲座+拓展活动,为考生放松心态。加强家校联合,让家长多关注学生生活质量,一同携手顺利度过考试。”李先涛补充道。

青岛旅游学校:未雨绸缪,创新备考

“在今年的备考工作中,青岛旅游学校加强未雨绸缪,提升巩固师资力量,全方位迎战2024职教高考。”青岛旅游学校教务处主任王吉露说道。

据悉,学校组织教师研究制定针对2021级应届高辅学生的第二轮高考复习计划,提前做出寒假复习、技能高考、单招等即将面临的应对策略。

辅导职教高考的师资团队由有多年带春考经验的资深专业教师组成,获评2022年、2023年省职教教学创新团队的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均担任职教高考班任课教师。所有学科均有教师入选市教科院组织的职教高考5+1小组。

今年,学校又为职教高考班配备了优秀的师资团队,其中有齐鲁名师1人,省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省名班主任1人,青岛市教学能手7人,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1名企业兼职教师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

同时,学校针对技能考试设置专门的高辅技能训练功能教室,物资配备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随着国家重视职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少普高学生转入到职教高考的轨道。王吉露向青报教育在线分享了学校在职业教育教学上探索的创新办法,“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建设多个“教师成长共同体”,涵盖专业教师、文化基础课教师以及校外企业专家,定期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活动;创新班级组织,制定《高辅班管理办法》,建设相对固定的专业教师团队,建立学校技能测试题库,保障学生技能成长;全面贯彻“一生一策”,严格执行月考制度,设立专门奖学金,宣传优秀学生事迹,在高考中历练学生,也在高考中成就学生。”

青报教育在线 王文心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