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民办学校的孩子学业基础薄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政策的公平和倾斜。今年两会,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铭人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师范大学平度高级实验中学董事长蔡华带来了关于推动青岛市普通高中教育、普职融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蔡华介绍,2023年,平度市发布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基本志愿设置里,将普通批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办班,第二类是公办班综合高中班,第三类是民办班和民办综合高中班。该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将公办学校都设置在前几类,导致报考民办学校学生大幅度减少,且生源质量严重下降;而将公办综合高中班放到第二类也极大地抢占了民办学校的生源,很大一部分原来准备报考民办普通高中的学生填报了第二类志愿,与普通高中失之交臂。
对此,蔡华建议进一步优化中考普通高中录取志愿设置,恢复之前的中考普通高中录取模式。
蔡华还从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促进普职融通教育高质量发展。蔡华介绍,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就扩大新型普职融通班(学生注册中职学籍,在对口普通高中学习),新增了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与青岛十六中、青岛六十六中等七对新型职普融通试点招生学校,为普职融通新办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但上述新型职普融通试点招生学校全部为公办高中和公办中职学校,这种新型办学模式尚未得到广泛推广。
蔡华建议青岛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民办职业高中与民办普通高中结对的试点方案,使民办高中、民办中职教育也能享受公平的办学政策。高一入学新生注册民办中职学籍,在结对民办普高中学习文化课程,在职业高中学习专业课程和实操培训,学生毕业可就业,可参加春考或夏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或就业路径。
青报教育在线 王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