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表演太惊艳了!”“孩子们实在是太棒了。”1月29日,走进青岛世界汉学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花样跳绳、童声合唱、福字书法、剪纸展示、二胡演奏、京剧表演轮番登场,引人不禁注目欣赏,夸赞声接连不断。“青春有约”台湾高中生青岛行启动仪式由此拉开帷幕。
台湾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主任吴昆财,青岛世界汉学中心责任专家、原文化部对外联络局副局长孙建华,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清玉,青岛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赵磊,青岛市教育局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办)二级调研员肖建兴,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李巍,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区台港澳办主任李文华, 青岛西海岸新区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张成霞及台湾师生出席启动仪式。
据了解,为推动两岸师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青岛世界汉学中心邀请台湾嘉义地区52名师生开启为期8天的“青春有约”台湾高中生青岛行,通过参观青岛汉学中心、考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寻访“城市之窗”规划展览馆、走进西海岸中学在内的各项活动,带领台湾师生探寻祖国大陆的飞速发展,弘扬中华文化。青岛世界汉学中心之旅正是他们此次青岛行的首站。
现场,书法、剪纸等中国国粹在兰亭小学、汇文小学学生们的自信展示中纷纷亮相,吸引着台湾师生上手体验,还有弘德学校的花样跳绳、香江路第二小学的合唱、富春江路小学的二胡演奏、衡山路小学的戏曲表演全面展现出了西海岸新区体育、美育硕果,赚足了台湾地区师生的眼球。值得一提的是,弘文学校、峨眉山路小学等西海岸新区中小学的同学们还准备了春联、“福”字、剪纸、扎染等礼物赠与台湾师生,以表新春祝福。
“你看,这是我在小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剪纸作品。”吴亦廷是台湾协同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他告诉青报教育在线,今天他可是拜了一位小老师——汇文小学四年级学生丁慈敏,别看小老师年纪小,但是手上“功夫”了得,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剪纸作品,说罢他便向青报教育在线展示起来,并邀请丁慈敏与他一起合影留念。
“太惊艳了!”回忆起整场活动,台湾嘉义高中高三学生吴子谦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衡山路小学带来的戏曲串烧,京剧、黄梅戏等戏曲你方唱罢我登场,小演员们惊艳夺目的扮相、一板一眼的做派、字正腔圆的唱法让自己不由自主被他们“圈粉”。“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真是不虚此行。”
启动仪式上,孙建华在致辞中表示,青岛世界汉学中心对接待来自宝岛台湾教育界的大学中学教师和学生感到高兴,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两岸园丁的辛勤耕耘,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寄托在两岸学生身上。中心希望今后能为推动两岸学校师生交流做出贡献。
“青岛和台湾虽然相隔千里,但阻挡不了两地同胞的融合。”吴昆财在致辞中引用了梁启超诗句“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他勉励两地青年勇于肩负起承先启后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接力民族复兴大任。
赵磊向台湾师生介绍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希望青台两地的青年们能够心手相连、心灵契合,在交流互鉴中凝结深厚友谊、赓续文化根脉,并诚邀台湾青年朋友们来青岛学习、创业、就业、生活,共享青岛发展机遇,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上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启动仪式尾声,西海岸中学学生丁子扬还作为青岛学生代表贴心地向远道而来的小伙伴们分享了家乡特色及美食攻略,并与台湾地区学生代表共同从两地老师的手中接过象征着传承两岸手足情的旗帜。台下与会嘉宾,不约而同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颇具意义的瞬间。
海峡两岸情,天地一家亲。此活动用“青春有约,共赴未来”的文化交流故事写下“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注脚。两岸青少年在此次活动中的“双向奔赴”,无疑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重要动力,更为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添了新生代的生机活力。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