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教子有方 爱子有道 董家口小学优秀家长家庭教育分享

2024-01-16 11:39

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家庭,家庭教育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是“培根教育”。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小学一直以来关注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经常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家长共同交流探讨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董家口小学有许多优秀的家长,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家庭教育分享。

和孩子共同成长

四(1)班张舒雅爸爸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教育的好坏,孩子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长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我们家是这样做得:

一是对老师多一些表扬,让孩子对老师始终尊敬和信服。我觉得家长不该在孩子跟前说老师的不好,特别是对老师有不满的孩子,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谈论老师的不好。二是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知道父母十分关心孩子,重视孩子,可以经常问几个简单问题,比如今天学校发生什么新鲜事,老师讲新课没有,掌握得怎么样…… 总之,多和孩子聊天,多交流。三是对孩子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批评。特别是考试的时候,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少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的孩子比较。四是遇事多听听孩子的意见。爱孩子就应该学会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五是要学会收敛自己不好的情绪。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也跟着心情不好,要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六是多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要以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为人父母的伟大事业。我们家做的肯定还有很多不够的地方,但是我们一直追求做更好的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摸索中前行 做更好的父母

四(2)班王凌志的妈妈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也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吸取别人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的观点,摸索家庭教育的方法。说起怎样教育孩子,我做得算不得优秀,只是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我的做法。

一、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方式。一个孩子的可人之处,不是他有多么聪明活泼,而是在于他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做什么都有动力,他每做一件事或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我都会说一句你做得真棒,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远胜于斥责和打骂的效果,所以我俩就像朋友一样聊天,他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会第一时间给我分享。

二、我们要让他懂得去尊重老师、父母或身边的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我也注意我的一言一行。在要求他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尊重孩子的选择,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有心的去创造充实的时间了解关爱孩子。

三、重视孩子习惯的养成。王凌志从一年级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放学后少吃点东西就马上写作业,他写作业的时候,我能做的就是陪伴。虽然在学习上我给不了他太多的帮助,但是他每次写完作业,我俩都会一起分析他不会的题,每天写完作业,他都会写一些口算,练会字。睡前半小时再读读书,希望他以后能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也都离不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家长要和学校教育配合起来,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发展。

重习惯养成 陪伴共成长

四(3)班高若菡妈妈

一 .培养好习惯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承的是“学要认真学 玩要尽情的玩”,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心无旁骛地学,提高学习质量,玩的时候尽情地享受不掺杂有关学习的事情,让她明白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有助于她时间上的管理。德国哲学家康德给快乐下过一个定义,他说“快乐就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在玩的过程中能很好的释放心情获得快乐,多巴胺会刺激神经元。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会特别的好,所以说对于玩这件事,看你怎么对待,如何玩、怎样玩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二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陪伴在亲子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多陪伴、常倾听,给予孩子信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一定要细心呵护,用心陪伴。但在我们与孩子相处中,我们家长往往扮演的是高姿态,常常以“上帝”视角来看待孩子的问题,说的多,听的少。如果没有良好的倾听、沟通,长此以往,这种所谓的陪伴也将是“无效”陪伴,在陪伴期间,家长更应该做一个倾听者,彼此建立信任,认可孩子,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陪伴更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场博弈!

三 .齐进步 共成长

榜样是最好的成长力量。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好的状态,我觉得更像是两个相互平行的列车,在各自的轨道上前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彼此都有闪光点让对方欣赏学习。在孩子学习中给予点拨,引导其心灵成长。正如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做一个有温度的、跟孩子同频共情的妈妈。每次出差学习培训,我都会跟若菡交流心得,讲一些出去的所见所闻,也更让她明白,不只是作为学生的她要学习,作为大人的妈妈同样也要学习,要始终跟随自己前进的脚步。学习不只在于习得新知识,更在于帮我们保持思考的习惯,继而不断成长,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们有更多的话题,让我们相互影响 ,并肩成长!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所收获的,将会是应对生活的底气和智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漫长的,孩子们的花期不同,作为家长给孩子提供一方尽情生长的沃土!

陪伴共成长

四(4)班王泽霖爸爸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智慧,作为父亲的我,一直尽我最大的努力去研究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以下是我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注重的事情,和大家分享。

一、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

从小,我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鼓励他有自己的想法,并让他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玩具的组装和拆卸上,我会让他自己思考如何组装拆卸,并让他自己动手完成。这样不仅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会教孩子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比如,他会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休息、娱乐的时间。这样,他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我会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家里,我会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间、打扫卫生等。这样,他不仅学会了承担责任,还学会了关心家人。

四、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会鼓励孩子多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我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更好地与人沟通。

五、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也会教他如何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提高他的抗挫能力。

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我会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让他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同时,我也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度,让他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做父母的能够用心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陪伴是最长情的教育

四(5)班管朔妈妈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父母的陪伴是最长情的教育。

首先,父母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让孩子做到的,首先我们父母必须先做到,只有我们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平时我和爸爸就会在孩子面前塑造出努力、上进的形象,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助力孩子养成勤奋进取、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次,注重亲子感情,多与孩子沟通。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抽时间,倾听孩子一天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学习情况,问一问有没有不懂得的地方,鼓励他遇到有疑问要多问老师。虽然简单的几句话,但却让他知道我是在关心他的学习,从而使他不敢放松,有上进的动力。

另外,阅读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我们每天都会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写完作业,我们就捧起书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遇到好的文章会互相分享交流,谈谈自己的见解,这样我们成了有共同爱好、互相赏识的母子,对我们的亲子感情也是非常好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教育。家长应多关注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独立的人!

孩子的教育路上

406班陈梓杭妈妈

十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很强的学习、观察、思考和决策能力了,他们会根据周围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不能再单纯地用教育小朋友的思维方式来应对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了。在这之前,家庭教育主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现阶段他们更想知道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错的。他们的思想在成长。

第一,多与孩子交流

经常与孩子探讨一些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事情,可以是生活上的,也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社会上的,也可以是游戏视频等等,并有意识地引导其深度思考,分享彼此的心得。与孩子交流,要给予孩子平等的地位和耐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要让孩子可以不受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要以家长的身份居高临下训斥反驳孩子。在听孩子讲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听完,不随意打断,让他们感受到充分的被尊重、被认可。这个过程中,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荣誉感甚至是领导能力就会慢慢被培养。

第二、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家长要组织好家庭生活,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团结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这样能让孩子在生活中比较放松,并且乐于分享自己的成长。与孩子相处要尽量信守承诺。诺言承载了孩子对未来的期望,一次次的撕毁承诺,会让孩子对未来不再期望,这是非常严重伤害。一个对未来没有期望的人怎么会努力呢?

第三、多阅读

我们要发掘和引导孩子在数学、历史、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多阅读相关书籍,使他们通过大量阅读来思考和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自信,开扩眼界,陶冶情操,同时还能加强文学修养。

第四、加强体育锻炼

孩子都是好动的,要适当引导,加强锻炼。我们会支持孩子打篮球、骑行,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跑跑跳跳的游戏。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友谊,又培养了竞争性、合作性。

第五、突出背诵在学习中的地位

我们认为小学阶段需要大量背诵。一方面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多背诵有助于理解;另一方面大量背诵可以让学生头脑越来越灵活,有助于日后持续进步。

第六、鼓励不会就问

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孩子钻研难题,鼓励孩子不会就问,养成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决心,继而慢慢养成自信。这种自信非常重要,会在日后越来越受用,在越来越多的课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认为合理合适的方面。当然缺点我们也是有的,比如写作业磨蹭、睡懒觉等。没有完美的孩子,没有完美的教育,有的就是我们共同向好的心和一份不懈的坚持。

育儿心得分享

四(7)班吕文婧妈妈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问题。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话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作为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社会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知识,尽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幼稚,但这反映出他(她)在思考,家长对孩子提问的答复以及态度,将会对她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对待孩子们提出的每个问题,家长都要认真地予以回答,不要敷衍了事。另外,通过认真倾听,还可以了解孩子最近的思想状况,掌握他(她)们在想什么。

二.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行动的表率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出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得出行为的准则。家长的以身作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去模仿、去行动。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起模范带头作用,作一个好的表率与榜样。

三.善辩是非,正确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判断事物对错的观念,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社会的行为准则告诉她(他)事物的评判标准。同时鼓励她(他)们去观察所发生的事情,并提出自己的是非观点。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四.开拓思维,多方面发展

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经常变换的。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开拓思维,让他(她)尽量多学一些知识。同时家长也应顺应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及时补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家长多参与孩子的活动。

董家口小学通讯员 逄增慧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