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铺就教育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市南举行孵化基地学术对话活动

2024-01-04 09:41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1月3日,市南区名校(园)长孵化基地学术对话活动在青岛宁夏路小学举行。近50位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者,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研究中心领导、导师们围坐一起,畅所欲言,谈目标、谈创新、谈需求、谈方向、谈举措……共同为新学期擦亮“最优教育在市南”品牌铺就“快车道”。

抱团成长

明确教育发展共识

名校(园)长孵化基地是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据悉,2023年初结合《市南区人民政府  青岛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共建市南区名校(园)长孵化基地,优选20位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干部作为培养对象,由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与教育研究中心联手打造、协作培养,为校长园长的专业成长赋能。

“校(园)长的培养与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持续的过程,名校(园)长孵化基地就是要通过2年连续性、个性化、场景化的培养,帮助他们进一步凝练教育思想、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让更多年轻的教育家型校级干部脱颖而出,为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培训办公室主任杨国青表示,2024年孵化基地将立足学员发展需求,通过外联内引,激发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学校幼儿园管理者胜任力,进而助力市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集思汇智

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市南区不遗余力、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举措,多措并举,成绩显著。譬如,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主任魏星为青岛市市南区洪泽湖路幼儿园提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特邀专家、线上专家和特聘专家主题讲座,让幼儿园教师们通过走进大学、线上聆听等方式,与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叶浩生教授等展开交流。“我认真聆听专家们的系列讲座后,每次都感觉干货满满、收获满满。”青岛市市南区洪泽湖路幼儿园园长王晓彦感慨道。

此外,在青岛市市南区洪泽湖路幼儿园市级课题结题工作中,幼儿园还特别邀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导师李璋佩进行课题指导。“2022年我园的十四五区级规划课题也成功立项,最近我们正在筹备再次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王晓彦说道。

研讨交流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只有干部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引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据了解,为助力教师专业成长,青大师院采用输出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共同落实人才培养目标,选派10名专业对口、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导师,通过分组结对、定向指导的方式,开展个性化培训。

“如何看待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的需求?”在定向交流研讨中,针对课题研究问题,青岛朝城路小学校长刘丽娜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公雪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骨干教师史凡展开交流。公雪表示,“通过我们的孵化项目,我们高校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的研究更贴近实际,也能让教师们感受到高等教育的支持和关注。”

史凡建议道,“期望老师们在过程中一定要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让自己受益,更让学生受益。”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四中学德育处主任温吉龙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魏华和教师王禧婷分别就学校目前遇到的难点展开热烈讨论,魏星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夏锡梅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和总结。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与质量监测中心主任曾凡亮从“准、实、新、深”四个角度对市南区名校(园)长孵化基地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他建议,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应着重进行体系化设计,聚焦每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基础性提升。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刁丽霞表示,随着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南区名校(园)长孵化基地项目将为市南区教育干部的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助力擦亮“最优教育在市南”品牌行动。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