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睦邻友好续新篇:新区学校与哈萨克斯坦学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

2024-01-03 21:23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朝。2024年1月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黄浦江路小学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第26专业学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暨中哈建交32周年庆祝活动举行。两校在新年伊始、中哈建交32周年的这一特别时刻,以艺术为媒,拉紧人文纽带,续写两国睦邻友好新篇章。

青岛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孙大贵、阿斯塔纳市教育局副局长耶拉马诺夫·纳里曼·塔纳塔罗维奇、阿斯塔纳市公共委员会议员乌米拉巴耶娃·拉米娅·法多弗娜、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丁安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试验区指导专家谷红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黄方、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青岛西海岸新区外事服务中心主任方敏、西安外国语大学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任耕田、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张成霞共同见证黄浦江路小学与阿斯塔纳市第26专业学校签署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协议。

孙大贵在致辞中肯定了两校合作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表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伙伴。两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是推动两国基础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地方交流和民心友好的具体实践。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建交32周年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两所学校成功牵手,是祝贺中哈建交32周年最好的礼物,是中哈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共赢、民心相通的典范。

孙大贵表示,希望双方学校以此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在教育、语言、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促进民心相通、人民友好的人文交流小使者,为推动两国基础教育交流合作,打造健康、稳定、充满活力的中哈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拉米娅·法多弗娜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全球化时代,教育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今天两校的签约标志着中哈教育合作的扩大和深化,为两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于增强两国之间相互理解,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阿斯塔纳市第26专业学校校长欧力娜·耶夫根尼耶夫娜、黄浦江路小学校长宋兰分别介绍两校办学情况。据了解,阿斯塔纳市第 26 专业始建于 1951 年,是一所包含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综合性学校。学校优势在于给学生提供中文课程。学校曾多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欧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开展合作。

黄浦江路小学前身为青岛开发区第一小学,1992 年集六所小学合并迁建而成,更名为黄浦江路小学,2020年成立黄浦江路小学教育集团,集团现有两个校区。学校以“和·乐”文化作为精神内核,提出“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的办学理念、“让校园成为师生向往的乐园”的办学目标,是一所艺术教育和学科教育双特色的精品化学校。

音色明亮的冬不拉合奏、声情并茂的哈萨克语朗诵、气势磅礴的古筝演奏《赛马》、如涌动清泉一般的大合唱《萱草花》……两校还通过云端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以艺术为媒介庆祝中哈建交32周年,加强文化交流,推进文化认同,展示国家形象,令人大饱眼福。

“欢迎来黄浦江路小学来做客!”“祝你们新年快乐!”现场,黄浦江路小学学生还举起手牌,以俄语邀请友校朋友来做客,并致以新年的祝福,将现场氛围推上了高潮。

对此,宋兰表示,目前,学校已经聘请两位哈萨克斯坦在华留学生,每周到校教授语言课程。学校也将会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利用好儿童节、新年、中秋等节日,通过汉字、绘画、民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促进两校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哈友好合作关系发展。

张成霞表示,两所学校成功牵手并共同庆祝中哈建交32周年让这次活动显得更有意义和弥足珍贵。期待两所学校能够以此为契机,加强交流,务实合作,增进友谊,为助力提升两国基础教育质量,推动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哈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青岛西海岸新区也将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友好学校结对子、国际理解教育、多语种学习等工作,擦亮青岛西海岸新区“Hello,伙伴!”中外人文交流品牌,用教育讲好中国故事,为国际教育合作、人文交流、各国人民友好贡献力量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