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李沧区:率先认定为第一批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2023-11-30 11:50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教育连着城市发展,一边事关民生福祉。11月28日,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的“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李沧区专场中,李沧区委副书记、区长魏瑞雪介绍,近年来,李沧区努力让居住在李沧的家长们,不再为追求高质量学校而忍受“奔波之苦”,深入开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中考成绩屡创佳绩,已进入全市第一梯队,李沧教育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并代表青岛市率先接受了第一批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的实地评估认定。

魏瑞雪表示,为实现李沧教育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一方面,李沧区加大优质学位供给,扩增量。“十二五”以来,高水平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8所,新增学位5.5万个,从学位数上来说,相当于再建了一个李沧教育。在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全部建成后将再新增学位1.5万个。同时,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青岛实验初中等一批名校纷纷落户李沧,2023年青钢片区引进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并托管片区内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引入山东大学优秀基础教育资源,将合作创办高水平九年一贯制学校。

另一方面,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存量。着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主动寻标对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优质学校,先后与120余所学校建立交流联系,不断学习新办学经验。实施集团化办学,坚持以强带弱、以强带新、以强促强,建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12个、覆盖率近70%,建成学前教育联盟办园片区7个、区域内幼儿园实现全覆盖,集团内干部教师有序流动,教学资源共建共研,文化成果共生共享,促进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在师资。李沧区教学质量高质量发展的背后还依托于一群优秀教师的辛勤付出。李沧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光介绍,近年来,李沧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目前,全区3300多名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9%。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近百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600余人。仅今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评选中,就有355人次获奖,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坚持师德为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李沧区持续引导广大教师向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向时代楷模张桂梅教师学习,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挖掘树立身边榜样,推出了踏上教师岗位时间不长、却像母亲和姐姐一样用心关爱照顾家庭困难学生的振华路小学刘婷婷老师;长期坚持家访班级每个学生家庭、不让班级每一名学生掉队的青岛49中优秀班主任高泗凤老师等一批师德高尚、乐教爱生的优秀教师群体,在全区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四有”好老师的优良风气。

坚持校长引领,用培养一批好校长来办好一批好学校。李沧区持续开展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邀请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等一批全国知名校长来李沧传道授业,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全区齐鲁名校长、青岛名校长达到11人。同时,李沧校长坚持扎根教学一线,带头上课听课评课、带头集备教研、带头承担课题研究,在全区教育系统营造了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提质量的浓厚氛围,赢得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坚持学高为师,持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整体素养。李沧区组织教师深入北京十一学校、重庆谢家湾小学等全国多所名校,开展沉浸式跟岗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与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搭建了“菁英计划”“领航工程”“名师工程”等多个平台,构建起新教师跟踪培养、骨干教师精细培养、名师提升培养的梯队培养体系。一支理念先进、学养丰厚、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正逐步形成,持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如重庆中路学校刘燕燕教师,今年10月代表青岛市参加全省英语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并将代表山东参加全国优质课选拔。

坚持教师为本,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李沧区积极开展各类教师评选表彰,对连续担任班主任满30年的教师,授予功勋班主任荣誉称号,为每名退休教师都组织荣休仪式,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健全完善各项惠师政策,在职称评审、绩效奖励、荣誉评选等各方面,向一线教师、向班主任教师、向育人成效突出的教师倾斜。注重为教师减负,对各类进校园活动严格把关。出台李沧区教师容错纠错制度,用心保护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的工作热情。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