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齐聚烟台,共享教研经验

2023-11-27 11:07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代下每一名教师的必答题。改革之路,独行快,众行方能致远。山东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坊深谙此道。自2021年6月工作坊成立以来,在全国优秀教师、博士生导师傅尊伟教授的带领下,来自16个地市特级教师作为工作坊成员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积极搭建交流分享平台,输出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并通过专家报告、工作坊群组建设经验分享等方式互通省内优质资源,力求培养一批师德高尚、素养拔尖、善于协作的优秀教师,为教育改革注活力,为高质量人才培育增色彩。11月25日至26日,山东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坊教学研讨会在烟台举办,60余名工作坊、工作坊群组成员齐聚一堂共享教研经验,探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研究新策略,掀起新一轮的学习热潮,为工作坊引领教师成长再添生动注脚。

“酱香拿铁一天卖出542万杯,与珠穆朗玛峰相比,约为多高呢?”“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论证,若饮用一杯酱香拿铁,能否被查出酒驾?”本次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社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京师数学建模教育中心副主任陈雄以题为“新课改视野下的数学建模思维”的专题讲座中正式开讲。作为研讨会的特邀专家,陈雄以酱香拿铁、必胜客营销活动、衣柜整理、宋词模型等大量生动案例,展示了新高考命题中增加试题开放性、知识跨模块整合、方法依规律提炼、思维按逻辑梳理的重要特点。他建议教师们努力做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的要求,培养学生能提、会提、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随后,工作坊济南群组成员、济南数学教师徐伟作题为“高考数学解题逻辑”的专题讲座。他从“解题逻辑的提出背景”“解题逻辑的定义”“解题逻辑在高考真题中的应用示例”“重视解题逻辑的教学意义和两点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徐伟提到,解题逻辑是从“题山题海”中总结出的不受题型约束的解题规律,是“数学知识、方法、技能、思维”运用的动机和时机。他以一道几何题为例,提倡教师们相比剖析“极点极线”,不如给学生深入谈谈“解题时为什么换元”“怎样引参可降低运算量”“在本题目中设线时为什么要反设直线”等问题,让学生们从本质上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原理。

工作坊德州群组成员、德州一中教务处主任沙志强以“函数导数解题策略”为题分享交流。他从“函数性质灵活运用、函数中存在性与恒成立问题、利用导数构造函数、构造函数、运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导数中的零点问题、极值点偏移问题、高考真题再现”七个章节进行阐述。沙志强以大量典型例题为基础,提出从新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函数导数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一般以基本初等函数为载体,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零点等问题,同时与证明不等式关系最为密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大量例题中探索解题规律,增强学生分类式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以及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工作坊青岛群组成员、青岛一中数学教师王雪作题为“基于GGB高中数学思维的可视化教学”的专题讲座。GeoGebra软件作为一款可视化软件,能够很好地把不可见的数学方法和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优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数学可视化课堂的教学,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式。王雪通过演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数学元素动态的变化,将抽象的要素转化为直观可视的形式,帮助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工作坊成员、特级教师、滨州市实验学校副校长刘玉华作题为“整体性思维下的高中数学‘一题一课’教学”的专题讲座。刘玉华提到,“一题一课”是以“一个问题”作为一节课的主线,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拓展,使学生在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构建一节课的知识网络,形成系统性思维。她建议,在“一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在课堂中精选2-3道难易适中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先独立地思考、分析、探索问题,然后讨论、交流,从中感悟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应用,改善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

工作坊德州群组成员、德州一中高级教师宋涛作题为“高中数学文化漫谈”的专题讲座。“中国古代数学注重算法,而帕斯卡三角为概率做出很大贡献。”宋涛以帕斯卡三角、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三星堆文物等大量生动案例,展示数学与化学、历史等多学科的交叉运用。“万物皆为数,千载始成学”是宋涛在学校开展第一届以社团为载体的数学文化节的标语,他倡导教师们在数学文化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参加比赛教学等生活实践中融入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发现数学文化的魅力。

工作坊青岛群组成员、平度九中数学教师姜尚鹏作题为“高中数学写作”的专题讲座。2017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学校应依据自身的情况,推动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姜尚鹏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为教师们分享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与重点。他提到,校本课程开发需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关的书籍,并结合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新高考背景下课程改革等相关知识,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课题组同心协力,丰富校本课程内涵。

工作坊成员、特级教师、青岛市高中数学教研员李现勇作题为“高中生数学建模的实践与研究”的专题讲座。在数学学习中,多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数学学习困难、痛苦,缺乏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内驱动力?李现勇指出,教师要学习大量优秀数学建模案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基本假设、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模型应用”七个步骤进行知识学习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活动,让学生从数学建模中发现数学的乐趣与价值,做到主动学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工作坊烟台群组成员、烟台市教科院高中室主任翟雷厚表示,两天的学习可以说是一场“饕餮盛宴”,让自己收获满满,充满感慨。“8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呈现的不仅是几十篇论文的研究、是几年甚是几十年教学和实践的积累所得出的数学教学的方法、数学研究的基本路径,更体现着数学名师成长的轨迹和教育工作者刻苦钻研、顽强专注的精神,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工作坊主持人、临沂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傅尊伟对会议进行总结。他表示,活动中,工作坊成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先进经验,并调动工作坊群组中的精英力量展示优秀的数学教学研究成果,助力教师拓宽、拓深了思路,更新了教学和备考理念,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工作坊将继续发挥带动作用,为全省高中特级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创建品牌,为推动高中数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贡献力量。”

报教育在线 原赫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