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斩获多个一等奖!市北区科创教育再结硕果

2023-10-10 08:56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在前不久落幕的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中,青岛中小学各学段在九宫(IER)智能挑战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市北区中小学在此次比赛中的表现格外亮眼。小学组和初中组的获奖学校——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青岛47中、青岛53中、青岛四方实验小学、青岛辽源路小学、青岛海逸学校均来自市北区,占青岛获奖学校数量的近“半壁江山”,充分展现了市北区科技创新教育的实力。

精心备赛,与全国赛手同场竞技

世界机器人大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为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赛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共四大赛事。

“在整个比赛中,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过招,在大家都对知识熟练的情况下,考验的就是个人的心态。我的感受是求胜心不要过重,要客观的评价自己,认真对待每一步程序,即使错了也不要着急,让自己冷静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赛。”青岛四十七中学生付子瑜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季军)的好成绩,回到学校后,她和同学们分享此次比赛的经验,帮助大家更好地提高竞技水平。

据了解,青岛四十七中共有3名学生参赛,并且都获得了一等奖。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青岛四十七中教务处主任陶伟强介绍,学校十分注重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科技节、科技比赛等活动,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

同时,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青岛四十七中持续挖掘学生的潜力,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竞赛训练。此次参赛学生均是首次参加全国级别的机器人比赛,临近比赛日,学生和教师放弃暑期休息时间,每日进行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参赛学生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除了专业教师的助力,陶伟强特别提到了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市北区教体局在人工智能教育装备上的大力投入。“在区教体局的支持下,去年学校新建了人工智能教室,配备了专业的机器人设备,今年学生参赛使用的机器人全部是新配备的。”陶伟强介绍,硬件的更新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竞赛训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全区推进,加强软硬件资源配置

据了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市北区教体局深入推进科创教育,在全区中小学一到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中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开课率100%。近两年,市北区陆续建设50间人工智能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更加专业、更适用于教学、更有助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同时这些设备又兼具培优和竞赛培训功能,能够支撑学生的高阶发展。

如今,科创教育在市北区各所学校开展的有声有色。例如,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注重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的校本课程研发与师资建设,今年,学校在原有机器人教室基础上,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打造集“课程教学、应用实践、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暑假,学校聘请专业教师进行相关竞赛培训。本次比赛中,学生肖清芸获得了初中组一等奖(冠军)的好成绩。

再如,青岛四方实验小学开展以编程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教育,邀请高级专家培训科技教育师资,打造编程教学+学科融合+实践应用的复合型编程骨干教师队伍;开设编程社团,并在三到六年级普及编程教学,以“层次化、任务驱动型”为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上不封顶的拓展学习。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科技教育理念、课程、教学、平台、环境、评价为一体的创新体系。

以赛促学,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在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市北区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强化竞赛辅导和交流共享,加强区级比赛统筹,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类竞赛活动,创建良好的科技与信息教育环境,全面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近年来,市北区学子在国家级及省市区级科技类赛事中屡获佳绩。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65中等学校的智能机器人项目入选全国交流会。市北区多所学校在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的竞赛中取得一等奖,在AI创未来、创意机器人、超级轨迹、环保英雄、九宫智能挑战、人工智能分拣、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冬奥等一系列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连续3年获得青岛市中小学程序设计竞赛团体一等奖。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开拓眼界、取长补短,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青报教育在线 徐阳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