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研学与班级建设有何关系?主题班会课上如何利用研学资源?这是青岛大学路小学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探索实践的新的发力点。9月27日,以“特色研学与班主任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市南区中小学班主任学科教研活动在大学路小学举行。大学路小学教师通过课例展示、议课辩课、经验交流等环节,分享了特色研学促进班级建设的策略和成果,为班主任们创新班级建设路径提供了新方向。
市南区中小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团队、班主任学科委员会成员、兼职教研员,以及区公研课、市优质课执教教师等参加了本次研讨。
大学路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蔡虹执教了《探寻建筑魅力 感悟人文力量》一课,通过“忆研学经历,品鉴建筑之美”、“演背后故事,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做文化传承行动宣言人,坚定文化自信”三个环节,带领学生感受青岛建筑的融合之美,让文化自信成为班级建设的风向标。大学路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刘美娟执教了《C位之争 兼容为胜》一课,以研学汇报引出“蓝碳、绿碳”之争体味兼容为胜,以合作共创“负碳之岛”、集思广益共解空调之争,形成“友爱包容、团结向上、兼容为胜”班规,有效落实了理念导行。
在议课环节,蔡虹和刘美娟对主题班会课上学生的参与形式、认知与行为发展、基于研学成果引领学生提升认识并共创实践的成效,以及如何在主题班会课上利用研学资源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师训部杨国青主任从“研学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主题班会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异同”、“执教主题班会课对自身专业发展影响”三方面,带领老师们进行了集中辩课。蔡虹和刘美娟结合几轮磨课过程,分享了如何使用研学载体,怎样在研学成果展示中渗透学法指导,并应用研学成果引领学生的价值理念,进而优化自身行为的思考。通过辩课,参加教研的老师们对锤炼育人载体功能的方法和主题班会课的育人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大学路小学副书记王冬梅分享了以特色研学促“品·智”班级建设的策略和成果。她表示,作为班主任,要立足班级实际,善于捕捉研学中的教育契机,师生准确定位,实现内力激活;要整合多方资源,加强隐性教育,实现润物无声;要升华活动内涵,重视价值引领。大学路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姜政从育人理念、班情分析、发展目标、实践做法等六个方面,分享了班级带班育人方略。
杨国青主任希望,老师们能以研学为素材,彰显主题班会课的育人价值,同时实现班主任的主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