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

青岛福林小学培训:沟通也要“艺术感”,做学生的情绪“艺术家”

2023-09-27 09:56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家校沟通是家校共育的关键。老师应当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与家长沟通?9月26日,青岛福林小学特邀心理咨询师高卫星,开展家校共育专题培训。高卫星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家校沟通中的语言艺术》主题讲座,结合案例解析家校沟通的新方式。

“如果与家长沟通不顺利,这可能会让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出现偏差。”讲座伊始,高卫星便指出家校沟通的重要性。高卫星说,在沟通这件事上,作为老师需要多一些智慧,要学会把大事化小,以学生的成长为目标。家校沟通出现问题,多数是因为老师与家长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

高卫星在讲述孩子打架的案例时告诉老师们,老师应采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如果直接告诉家长打架这件事,对孩子起不到任何教育意义。老师与家长交流时,应告诉家长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和人际交往,学会正确处理情绪。

讲座中,高卫星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叙述理论和观点,而是以贴近教学和生活的案例和老师们互动,启发老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沟通思维。随着案例的讲解,老师们逐渐明白了沟通背后的含义。随后,高卫星又将一个个实用的案例故事贯穿始终,系统性地带大家领略并掌握沟通的方法。

“学会如何顺畅沟通首先要明白两件事。”在高卫星看来,“顺畅”二字其中的“顺”代表着要考虑到家长在乎和担心的是什么,就能明白作为老师与家长交流时应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畅”字则代表着要让沟通的双方保持情绪上的稳定,要考虑对方的立场和出发点,要以孩子的角度出发。高卫星举例说明,孩子在学校中打架,家长首先关注的是孩子有没有受伤,而不是为什么打架。要通过孩子的行为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诉求,不顺畅的沟通会导致家长和老师看不到孩子的真正需要,会让孩子卡在自己的情绪里。

“一个班级的第一排座位,就一定是风水宝座吗?”很多家长会对老师提出调座位的要求,这让老师感到很头疼。针对这一现象,高卫星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并告诉老师们,沟通时要考虑家长的诉求是否能真正帮助到孩子,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共情家长,告诉家长孩子不管在哪个位置听课都可能会被激发出学习积极性。

“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要让孩子学会处理情绪。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萌芽的小种子,要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去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高卫星通过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告诉老师正确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方法。讲座过程中,福林小学的老师们听得聚精会神,通俗易懂而又富有内涵的绘本故事引发了老师们深刻的思考。

“高老师的讲座很精彩,富有启发性。”潘云萍老师听完讲座后表示,学生打架往往是矛盾的爆发点,也是家校沟通中的难点,高卫星老师引导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打架”是儿童认知世界外部关系、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情绪的一个教育契机。采用何种思维决定了家校沟通的对话内容与方法。在家校沟通中,要将解决问题与发泄情绪区别开,家长和老师要能够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家校合作一起帮助孩子,让家校合作成为一种双向奔赴,成就孩子。

杨晓丽老师则表示,高卫星老师结合理论知识、能力建设、实践应用来指导我们如何用专业、科学的方法,寻找家校沟通的双赢点。这次讲座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真诚交流是作为老师、家长及学生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能够构建起家校共同育人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实施家校共育工程的重要环节。只有有效沟通才能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我们作为教师应多一些理解与沟通,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情去关爱每个学生家庭,让沟通有声有色,获得家长信赖和支持。

据悉,青岛福林小学此次培训旨在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呼吁关注孩子情绪健康发展,助力家校共育工作迈向新台阶。青岛福林小学始终秉持着“快乐求知,健康成长”的理念,继续协同家长营造和合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青报教育在线 慕嘉宝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