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坚定自信的挺拔少年、高亢嘹亮的国歌奏唱……8月28日,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青岛一中市南分校的同学们迎来秋季开学第一天。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青岛市军休中心、市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在青岛一中市南分校举行“播种红色信仰 薪火点亮未来”——2023年“开学第一课”暨市南区“百个功臣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点亮了孩子们开学红色第一课。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
“同学们,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把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融入红色血脉中,做一名有担当,有抱负,有理想的一中人!”青岛一中市南分校执行校长郭文雯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学年里学校所获的成绩离不开教师的殷切教导,也离不开同学们的不懈努力,相信孩子们在新学期里能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创人生的无限精彩。
随着少先队员代表为领导们献上红领巾后,孩子们队礼标准,目光炯炯,在响亮的国歌声中擂响了新的战鼓,开始了新的征程。接下来,少先队员代表张博然与大家分享了暑期作业学习及参观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海军博物馆等的所见所闻所想。
“这个假期我参与红领巾爱学习活动,在朋友圈获得无数好评;在全环境立德树人、思政微课堂上,老师们娓娓道来让我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光辉历程,以及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的责任与担当。”张博然表示,通过这个暑期,自己感受到了中国发展的岁月峥嵘,大家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
此外,为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传承红色基因,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聘请了十三岁入伍、六次参加“铁壁合围”剿匪战役、两次送新兵入朝的退役老兵郑成琛和荣立三次三等功、培养大量高层次军事人才的高华成为市南区校外辅导员,并由市南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淑军及青岛一中市南分校执行校长郭文雯为其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市南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德峰及市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四级调研员吴晓兵等人则为学生赠送红色教育读本。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也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回望历史,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无数伟大的历史功勋。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少年“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为此,郑成琛爷爷与高华成爷爷向孩子们分享他们与战友们的战斗经历和在部队度过的峥嵘岁月,让孩子们在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中,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两位爷爷朴实的语言、感人的故事,让在场师生备受鼓励。孩子们用少先队礼向老兵致敬,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好好学习,争取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爷爷,你真的打过仗吗?”“爷爷你在哪里打仗的?”“炸弹害怕吗?”少先队员们在活动结束后围在两位爷爷身边进行交流。“肯定害怕啊,我当时也就才十三岁,也是个孩子。”郑成琛和蔼的说,当时总感觉子弹要打穿我的脑袋,但是一想到为了祖国的光明未来,恐惧就克服了。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爷爷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他对青少年给予了重大希望。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党,热爱国家。”高华成表示,衷心祝愿大家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努力学习,在向文化、科学进军的道路上成长为优秀的学生。
四年级少先队代表钟艺桐感悟道,“先辈的灵魂不朽是因为他们用铮铮铁骨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我们要时刻跟党走,永远感党恩,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寻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
“我们和市南区教体局共同举办“开学第一课”暨“百名功臣进校园”活动,把我们军休中心的红色资源送进校园,让学生与抗美援朝老兵面对面交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秦咏梅表示,后续会继续组织军休干部进学校、进社区,为国防事业贡献“军休力量”。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 通讯员 游潇 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