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8月24日,青岛十六中的“戮力同心共奋进 勇毅笃行创新篇”教育教学年会拉开序幕,于洪宝校长、苏延红副书记等学校领导参加了会议。
在首场培训活动中,学校邀请了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凯泉进行“智能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走向:人机协同教学”主题讲座。
“推动教育数字化是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学校本学期的一项重要工作。”青岛十六中校长于洪宝致开幕词中表示,相信今天的讲座会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让数字化为教师发展赋能,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凯泉主要从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人机融合智能及人机协同教学”、“教学引入技术面临的突出问题”等方面,对十六中新学期的信息化教育提质增效工作给予了全面指导。
所谓“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常态化教学的深度融合,旨在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形成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机制。陈凯泉表示,“人机融合智能”就是不同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严格意义上而言是在一个智能系统中融合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既包括人的智慧,也融合了机器的智慧。
而在“人机协调教学”中,机器主要负责重复性、单调性、例规性工作,教师负责创造性、情感性、启发性工作。落实到教师具体工作方面,就是要求教师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导学服务,特色化资源与工具的研发,测试与考核的组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给予学生情感和人文关怀。
“不会用智能化东西怎么办?”“有的学生用智能软件后学习更差了”······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围绕“教学引入技术面临的问题”与陈凯泉进行热烈讨论,陈凯泉表示,如果信息技术对于考试没有帮助,占用了学生刷题时间或者给学生借口接触手机,就没有必要使用。同时他强调,如果教师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法且已成习惯,懒得研究信息技术,也没必要做出改变。
此外,对于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陈凯泉给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他建议学校要建立首席信息官,实现从技术层次转型到业务层次转型再到人本层次转型。同时他认为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具备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养成信息化教学素养。
语文组张宇顺老师说,“此次培训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语组李嫣然老师发表了她的感想:专家的报告让我深刻了解到,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教育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和挑战,对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包括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学进程,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陈教授的讲座既科普了智能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走向——人机协同教学,又列举了具体实例指导老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生物组刘慧敏老师表示,“今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为我日后的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青岛十六中副校长赵霞表示,“我们身处于智能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已是必然趋势,相信今天的讲座能让老师们在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以致用,以‘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勇气共同开创青岛十六中更加美好的明天!”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