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北京路小学:打卡海洋研学之旅,播种蓝色梦想

2023-08-02 09:17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为普及航海文化,弘扬航海精神,培育和提高北小学子的海洋意识和科学素养,近日,青岛北京路小学组织学生来到青岛针路航海博物馆开展海洋研学活动,炎炎夏日也抵挡不了同学们探索航海世界的热情。

“针路”是指航线,又称针经、针簿,是指引人们远航成功的必要条件。进入针路航海博物馆,同学们首先观看了博物馆筹建纪录片。通过纪录片大家了解到,从秦国贯通中国首条海上生命线,到唐宋时期建立市舶司,再到世界史上首次使用火器攻击的海战――宋金海战,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

接下来,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参观了陈列于博物馆中古老的天文钟、罗盘、导航灯、战舰模型等,明白了“泰坦尼克号”沉船灾难背后的原因,聆听了《宋金大海战》《武田毅雄的航海罗盘》等历史故事,大家用心听、认真记,在被每个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吸引的同时,也进一步懂得了海权强国的道理,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关于指南针的水浮法:瓷器中间凹空,装满水,放入金属针状物并附着一定的悬浮物使之漂浮水上,该针状物始终指向一个方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研学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分小组体验了一次“水浮司南”科学小实验,发现了在一根针、一碗水、一块磁铁、一片吹塑纸中藏着的科学小秘密:被磁化的钢针会被地球的南北两极分别吸引,将其放于浮于水面的吹塑纸上时,水对钢针的转动阻力很小,因此钢针会朝着被吸引的南北两极方向慢慢转动,也就印证了指南针的原理——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两个小时紧锣密鼓的研学活动,让同学们收获颇丰,来自航海博物馆的一张张研学实践证书,记录着同学们的努力付出,承载着未来的航海科学梦。

参观活动结束了,但是同学们谈起航海文化的奥妙之处时,依然兴奋不已,他们学会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发现自己所好奇的事物。今后,学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助力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