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扬州培训六:访百廿名校,品教育智慧

2023-07-22 17:44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在扬州,有一所百廿名校闻名遐迩,那就是江泽民中学时代的母校——扬州中学。扬州中学发端于1902年创立的仪董学堂,走过了120余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栋梁英才。带着崇敬和向往的心情,7月22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试点乡镇中小学中层干部一行来到扬州中学,亲身领略这所百廿名校的独特魅力。

“不愧是百年名校,处处都透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漫步于园林式校园,大家时时感受着百廿名校独有的文化气息,被这里优美的环境、古色古香的建筑,悠久的办学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树人堂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在扬州中学校长薛义荣的热情引导下,干部一行走进树人堂——校史陈列馆,了解扬州中学的历史演变、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120余年来取得的辉煌办学成就。

“我们的校友中,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有‘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吴良镛等51位院士,还有大批专家、学者及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薛校长的介绍中,大家对于这所百年名校更加敬仰。只见大家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拍摄记录着每一处景和物,不断低声探讨着能与自己学校相借鉴的地方。

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近年来,扬州中学践行“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办学主张,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大胆探索、砥砺创新,在基础教育的发展中贡献了鲜活的案例和富有价值的经验。

现场,校长薛义荣带来“百廿树人奋进新时代,五育融合谱写新华章”主题讲座。他从育人、课程、教学、校园、教师、治理六个方面,分享了关于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周末从不补课。”“100多个社团供学生自由选择。”“各种活动都是学生自己组织。”……薛义荣以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实际做法引出了学校“三全四自,五位一体”德育体系。薛校长提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办学传统的赓续与跃升,要培养新时代高尚人格、高端学术、高健身心、高雅品位的“四高”好学生。在他看来,推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不必撇开“学科”而“另起炉灶”,相反应以学科教学为融合育人的主阵地。

薛校长分别从“我们的家园”、“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实践特色。他表示,教学改革始终要以“课堂”为主要观测点,以“教学生态”为视野,依托课程架构,改善课堂结构,配套作业评价,凸显“自治自动,共研共学”特色,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讲座结束后,大家依旧感到意犹未尽。不少干部围绕着自己的困惑积极与薛校长展开了深入地交流互动。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扬州中学注重夯实思想道德建设,追求育人价值,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学生。”泊里初中德育处主任徐敬杰坚定地说,他们一定要把扬州中学的一系列的经验做法带回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

理务关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丁孝勇表示,薛义荣校长的报告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前瞻性和系统性。他不仅深入了解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立体化办学主张,还感受到扬州中学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董家口小学李进伟主任表示,通过此次实地参观,感受到扬州中学在推进学校高品质发展上花了不少功夫。 特别是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上下午大课间、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活动超过一小时,周末时间全部由学生自主支配,这些好的做法经验值得学习。

”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透着厚重的历史感,清晰地感受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给人带来的浸润和引领。”大村小学教导主任刘思杰表示,与百年名校相比,乡镇学校还有太多不足。但我们更要积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牢固竖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创造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倾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报教育在线 徐阳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