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扬州培训四:走进翠岗中学,寻教师发展之道

2023-07-21 20:42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中学里竟然有个教师博物馆,真是让人眼前一亮!”7月21日上午,青岛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试点乡镇中小学中层干部一行走进扬州市翠岗中学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其中,翠岗中学建设的江苏省首个教师博物馆给干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领略到了这所学校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行走校园,感悟浓郁尊师文化

坐落于瘦西湖畔、蜀冈峰下的翠岗中学始建于1999年,是扬州市教师发展先进校、扬州市高品质建设学校、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十大园林式校园之一。

行走在翠岗校园里,给人一种“校在林中,人在花中”的感觉。亭台楼阁与教学楼相邻相伴、小桥水榭徜徉于竹林花草间,一步一景的园林式校园景观文化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引来阵阵称赞。“校园里有着浓浓的江南韵味。”“真是一个养育少年的好地方。”干部们一边参观一边感叹着。

在翠岗中学副校长仇清泉的带领下,干部一行先后走进校史陈列室、教师博物馆、科技馆、法治教育馆、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及办学成果,感受翠岗教师的成长,领略学校的教育特色。

青报教育在线注意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江苏省首个“教师博物馆”内,不仅展出了每一位翠岗中学教师的个人简介、拜师结对和参加各类竞赛的照片,而且陈列着教师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成果、使用过的教案、讲义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还有学生写给教师的书信或便签,处处洋溢着尊重、信任、共享、关怀的尊师文化,让前来参观的干部们深受感染。

对话交流,掌握教师成长“良方”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个问题上,翠岗中学做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现场,翠岗中学副校长仇清泉为干部们带来“‘积学修身 优行致远’教师发展特色”主题报告。仇清泉从文化建构、团队建制、难题破解、成员发展、教师发展、示范辐射等方面分享了培养“四有好教师”的经验。

“教师对信任文化的认同感不够,精致管理与感动管理融合不够,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不够,培育优秀教师团队的力度不够。”仇清泉用四个“不够”阐述了学校在教师发展中发现的问题。

该如何破题?仇清泉分享了翠岗中学的四条路径。即锻造“雁阵”,头雁领路,群雁展翅高飞;创新“实践”,搭建平台,团队专项攻坚;多元“支持”精准培养,促进差异发展;形成“经验”示范辐射,实现共同成长。

仇清泉特别强调了锻造“雁阵”的重要性。她介绍,以团队骨干教师为 “头雁”,带动更多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在“头雁” 榜样的示范引领下,翠岗中学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从而形成“雁阵”,共同发展。

此次翠岗中学之行,让大家对今后如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产生了新的思考。

“教师博物馆记录着教师成长进步的足迹,营造了呵护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文化,让我们眼前一亮。”理务关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高飞飞表示,在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的今天,引导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刚性制度不可或缺,但如果能够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增强职业获得感的柔性环境,比生硬的要求更能收获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泊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徐香敏深有感触地说,翠岗中学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今后自己将更深入思考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从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董家口小学孙世军主任同样感慨良多。他表示,无论是翠岗中学的校园文化、管理经验,还是教师发展、社团活动,都有非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真是不虚此行。

大村小学副校长黄金林表示,一个好教师不是靠培训造就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竞赛造就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还包括专业修养、职业心态等诸多方面。我们要把翠岗中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务实创新的工作精神带回学校,转化成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翠岗中学之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泊里镇和大村镇的中层干部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找到了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在教学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为乡村教育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报教育在线 徐阳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