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如何在这个假期做好幼小衔接?”“二宝明年才进入小学,但性格活泼好动,怕升入小学后适应不了……”“作为家长,平时都忙于工作,其实心中有许多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真想与教育专家面对面交流一下!”……
身为幼儿园家长的你,看到这些育儿“碎碎念”有没有产生“共鸣”?青岛市教育局“有求必应”,继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指导“四进一见”活动后,接续组织开展暑期学段衔接公益辅导进社区。7月19日上午,市教育局“四进一见”幼小衔接主题公益讲座进入贮水山社区。60余名幼儿园家长们与名师、名校长面对面,倾诉自己的教育困惑,带回满满的育儿收获。
幼小衔接重在衔接,如何让这个过程变得平滑顺畅?答案就在青岛铜川路小学家校合作办公处主任李曙光的讲座《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中。李曙光老师是山东省家庭教育名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幼小衔接经验十分老道。
讲座中,李老师循序渐进,从“幼与小”的关系、为什么不提倡过早学习小学课本知识、如何做好科学衔接三个方面,向家长和学生介绍了幼小协同的目的及意义,解答了大家关于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困惑,对家长们关于升入小学一年级后的教育教学认知误区进行了剖析。她结合目前幼小衔接的实际问题,从能力、心理、习惯、知识四个方面入手,讲授了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展好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幼小协同衔接。讲座内容高屋建瓴,贴近实际,接地气,赢得在座家长的阵阵掌声。
进入小学,便意味着孩子开始面对大量的知识学习。考试,成绩,两座“大山”压在家长心间,焦虑不已。市教育局回应家长关切,邀请青岛崂山区麦岛小学副校长江宁带来了《引桥课程助推零起点教学》讲座,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带来了干货满满的讲座。江宁是崂山区麦岛小学副校长,青岛市教学能手、崂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教学经验丰富。
江校长向家长朋友们介绍了一年级语文引桥课程体系,并针对“绘本阅读”和“经典阅读”设置价值和原则进行详细解读,阐述了幼小衔接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和情感准备。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学习无非是听、说、读、写四方面,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兴趣,在知识学习中融入游戏闯关可以大大减轻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面对初入小学后增长的课程数目,每名学生都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适应过程,游戏闯关的检测形式则会大大减轻孩子们的适应压力。
“‘双减’实行后,学校的低年级采用的都是游戏闯关的检测形式。这种形式真的有效吗?很多家长对此都或多或少有些疑虑,但从我们学校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来看,和往年没有太大区别。”江校长的话给家长打了一针“强心针”,“毕竟,只有家校充分配合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答疑环节,主持人话音刚落,沈先生便高高举起了手,向两位主讲老师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二胎即将进入小学,妻子非常焦虑,给孩子购买了大量习题,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导致孩子年纪很小就开始厌学。这该怎么办?”
听了沈先生的问题,李老师不急于回答,而是说道:“看,这位沈先生就是我讲座中提到的‘焦虑的家长’。幼小衔接,家长最容易焦虑,这也是我们举办讲座的意义。”随后,李老师和江校长从家庭关系、教育心理方面给沈先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教育不能单打独斗,一定要和妻子交流,减轻她的焦虑,夫妻二人劲儿往一处使,扭转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并强调幼小衔接是“家长和孩子、家庭和学校、幼儿园和小学”多方的“双衔接”,务必要做到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志钢介绍,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教育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树立党员、名师的责任担当意识,市教育局特地举办了“四进一见”活动。
在崔志钢看来,教育从来不是短跑、抢跑,而是长跑,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市局前期已举办了高考志愿填报‘四进一见’活动,解决了家长的许多困惑,取得了良好反响。本次特意针对幼儿园家长,在暑假期间举办幼小衔接‘四进一见’活动,精心遴选全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对学生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做好有效讲解和个性化指导,回应彼此关切,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后续还会针对不同学段的家长举办小初衔接、初高衔接的‘四进一见’活动,真正把服务送到企业、社区和学生家长的心坎上。”
青报教育在线 焦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