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山川相连水相依,携手同行路更宽。为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习东部地区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40名骨干教师团队来到青岛,探索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和教学发展。前后为期7天的研修培训中,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博采各校之长,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学习。
访问名校,交流先进教育经验
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是西和职专教师研修团队的第一站,这所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之一。面对远道而来的西和职专骨干教师们,平度职教中心党委副书记王德新、副校长史晓华和张培生等人带领老师们参观了崔召校区实训基地和中心校区。平度职教中心副校长史晓华以“提高职业教育四项功能 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题,对提高职业教育功能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平度职教中心手工与机械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理实一体,校企一体,产教一体,工学一体。西和职专语文教研组长龚雪雁表示,这种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在实训中培养了兴趣,培养了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结束了在平度的研修之后,西和职专的老师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青岛华夏职业学校,这所学校坚守“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统筹兼顾,围绕“身心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创新素养”等核心素养,依照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思路引企入校。华夏职校教务处副主任田甜围绕“专业育人高质量发展”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普职融通、职教高考、职业课程校本化实施。
“校企双元育人方式让我感触很深。”西和职专英语老师刘敏说,企业入校园带领学生加入项目,做到了岗课赛证的融合,让职校孩子学会活命的本事,真正做到了产教融合。
研修第三站,老师们来到了西和职专校长于景辉此前任教的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据了解,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多年来坚持“校兴科研、科研兴校”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教学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引导老师成为“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促三教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校长王建鹏以“交流互访拓思路 公研共培促提升”为主题进行了深度阐述,王建鹏表示,希望在加深两校情谊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
名师分享,探讨优秀教学方法
据了解,近些年青岛职业学校本科达线率在全省范围内一直稳居前列,通过走访发现,今年各学校均提高了10%左右的升本率,其中不乏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
平度职教中心綦辛老师以《教学能力大赛经验》为题对教学目标设计、比赛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刘国锋老师通过《名班主任建设经验分享》向大家展现了学校独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华夏职校教务处主任邹晓燕围绕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与老师们展开交流,年级组长刘晓莉围绕班级管理让老师们重新定位班主任的角色,使老师们明白自己的使命任务和工作重点。
什么是“三全育人”模式?华夏职业学校学管处主任栾芳进行了详细阐述,即:三位一体、四方协同、五育融合。以教师为基础、班主任为重点、助教为助力,立足校园、家庭、社会和企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郑晓老师以《蜜炙法》为课题,通过信息手段多屏教学为西和职专的老师们带来一堂精彩而成功的课。教务处副主任张晓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能力提升》讲座建议大家积极运用VR、AR、实物展台等信息化设备教学。
西和职专教研室副主任王芳芳说,“几位老师的全方位知识讲授让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职业学校以注重实践体验为特色,为学生培养实际应用经验和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撰写立项申报书?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立项申报书和开题报告书的区别是什么?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青岛市教育学会秘书处主任刘思硕在《立项申报书的撰写与开题报告的撰写技巧》讲座分享中表示,立项申报书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申报?这个课题为什么要给我来做?打算怎么做?只要把这三个问题说明白了,就能把立项申报书做好。
何为“语文核心素养”?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卢齐老师通过《新课标指向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表示,所谓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读、写、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于在经济职业学校期间的研修学习,西和职专张燕芳老师感悟道,西和职专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有些落后,青岛经济职业学校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先进案例对西和职专信息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办学有着很强的参考学习意义。
倾听专家讲座,凝练总结促发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专家引领,重在自悟。7月2日,西和职专的骨干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职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青岛市教科院副院长李一围绕《走向课程深处的课程与教学教改》讲座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职业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路径,他表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应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设计的一致性、教学阶段性、效果整体性,教育教学要有大局观。
什么是教学?李一院长表示,教学首先是教着学生爱学、会学、学会,让学生爱上学习,做知识的恋人;让孩子学会自学,做知识的主人。什么是教育?教着重方法,育着重影响,让孩子学会方法会事半功倍,让孩子耳染目睹会潜移默化。关于教育如何开发智力,李一院长向老师们推荐了五子棋游戏,通过让孩子赢得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现在全过程看,家、校、社、网各司其职,协同育人。
李一院长从习总书记要求“六个下功夫”为切入点,为课程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讲述了职教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三方面核心素养,以及未来优秀人才“三有,三德,三气质”的要求。西和职专英语老师赵霞表示,将以此次青岛学习活动为契机,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及高效的资源运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拓宽知识层次。
随着李一院长关于职教发展讲座的结束,西和职专骨干教师们的研修之行也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针对此次《走向课程深处的课程与教学教改》,西和职专德育组老师雷璐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会珍惜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把这次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中职教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为中职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几天的参观与学习,我从不同角度重新认识了职业教育,看到了各学校先进的实训设备,学习了新颖的教学方法,感受到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实战育人模式的魅力。听各位专家名师讲座,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钻研与热情,我将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学以致用,不断创新。”西和职专数学教研组长卢丽丽说。
“通过几天短暂的学习与观摩交流活动,让我们看到自己各方面存在的差距,聆听了专家们精彩的讲座,目睹了老师们敬业的精神状态。”西和职专德育处副主任文军感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将铭记:山海相连 青陇携手,友谊长存共话教育!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西和职专校长于景辉表示,通过此次访学研修,进一步增进了交流、开阔了视野,下一步西和职专将进一步完善符合学校区域实际、专业实际的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及资源库建设,在名班主任、名师工程建设、在线精品课程、教学能力大赛、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争创甘肃省优质校立项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青报教育在线 秦雁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