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培训:成全学生是最大的师德,读懂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

2023-06-30 11:34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即使生活一地鸡毛,我们也要学会把它扎成鸡毛掸子,掸去教学生涯的灰尘,掸去学生心灵的烦恼。”幽默生动的语言不时讨来现场教师的阵阵掌声。6月2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强镇筑基”教师素养提升提升培训在董家口小学举行。活动邀请教育部国培专家、长春师范大学教授黄宝国给泊里镇和大村镇学区内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做了《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思考》和《读懂学生——成为好老师的一门必修课》两场讲座。在学生进入暑假时间的同时,老师们也开启了“充电”模式,通过名家名师引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强镇筑基”添砖加瓦。

成全学生是最大的师德

“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在上午的讲座中,黄宝国分享了新时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老问题、新策略和再思考等内容,他认为,老师要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怀揣自己的梦想,凭借对教育的热忱,立足本职岗位工作,坚持自己的信念,严格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怎样做到这几点呢?黄宝国结合自己30余年教育教学,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分享了他对师德师风的理解——差点教育。差点教育是黄宝国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国内教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所谓“差点教育”,即尊重差异、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别。

如何理解这16个字呢?黄宝国通过一个个自己与学生间鲜活的故事与老师们娓娓道来。例如在讲到研究差点时,黄宝国讲述了自己代课时的一件“屁事”。一次上课,正当黄宝国讲得激情洋溢时,学生们突然都捂起了口鼻,原来是班里的小刘放屁了。小刘不仅爱放屁,而且味道很臭,为此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对于这样一个不受待见的孩子,黄宝国却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在检查日记时,他发现小刘用文言文描写自己放屁的事,文采飞扬,很难想象这出自一名六年级学生之手。

在征求小刘同意的情况下,黄宝国在全班朗读了此文。“昨日上课,班内甚静,众皆认真听讲,唯吾坐立不安。盖因食黑豆、黄豆、花生甚多……当时腹痛,欲排气。心中大乱……”读完后班级里立刻响起了一片掌声。“尔等也能写出如此美文,有屁尽管放!”黄宝国说道。从这以后,其他同学都对小刘刮目相看,小刘走路也由原来低着头变成了昂首挺胸,整个人更加自信了。更可贵的是,小刘的写作热情也被黄宝国的欣赏和鼓励点燃了,他在初中时便出版了一本书,如今已成了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

此外,黄宝国还分享了“番茄娃娃”的故事,告诉老师们对待孩子要平等,不要因为年龄小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感受和想法。黄宝国说,教师应该研究差点、发现闪光点,如果孩子身上的缺点是一粒沙,教师要做河蚌,让那粒沙变成珍珠。发现每个学生的可爱之处是大德,让每个学生都能人尽其才才是大道。教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素养,从而更好地成就每一名学生。

读懂学生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

上午精彩的讲座令老师们如沐春风,下午大家早早进入会场就坐,期待继续聆听黄宝国的“教育经”。下午的讲座中,黄宝国分享了师生沟通的那些事。教师和学生相伴一程,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和学生斗智、斗勇,更不斗气,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欣赏、共同成长,对于情感让学生能感受、会表达,教他们做一个幸福的人,而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读懂学生。读懂学生,教师的教育教学会事半功倍,读懂学生,教师的家校合作会更亲密顺畅;读懂学生,老师、学生和家长都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黄宝国指出好老师之道在于了解学生、解放学生、发现学生、培育学生、成为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自然情感,他们的爱、怕、哀、怒、羡。任何情感的缺失和过盛都不好,爱之甚就变成了强烈的占有欲、怕之甚就成了恐惧、哀之甚就会抑郁、怒之甚就会狂暴、羡慕多了就成了嫉妒,因此我们要读懂学生情感,并用教师的智慧去应对。

解放学生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好老师要做笑脸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不要做冷眼的月亮,初一到十五不一样”。而成为学生是鼓励老师们不断学习、自我提升,避免“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窘境,要做一个有好办法、好方法的老师。

整整一天的培训,黄宝国声若洪钟、饱含深情,丝毫不显疲惫,讲座中更是金句频出,“教育的起点是发现人之长,教育的终点是成就人之美”“只有办好农村的教育,才能把农民的根留住”“‘走出去’的教育培养不出‘留下来’的人才”,其前瞻的教育理念感染着每一位老师,启发者老师们对教育的深刻思考。老师们将所学所感写于纸上,小小的几页纸写不完黄宝国的思想精髓,写不尽老师们心中的感悟。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董家口小学教师逄增慧说,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了解不同学生的差距,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应该允许学生间的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存在差距,做到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

大村中心幼儿园教师李娜说,要真心地接纳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其兴趣和优势,促进他们不断超越自己,这是师德的最好诠释。黄宝国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指明了自我提升的方向,成为好老师的方法,相信老师们定不负强镇筑基的期望,强化优良师德师风,行稳致远,向学而为。

泊里中学教师董波说,对于听课教师来说,这是一场教育盛宴,也是一次心灵洗涤。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让老师们听得懂、坐得住、记得下、用得上,我们将把专家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从而为提升学校软实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创办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贡献力量。

通讯员 逄增慧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