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中职一样上大学,青岛外事带他们搭上了这趟“职”通车

2023-06-28 10:54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上职校,没有大学上?职校学子就低人一等?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然而2023年的今天,这样的思想是还是对的吗?青岛外事学校,走了另一个“赛道”,把学生送进了梦想的大学。

“职教高考让我有了全新的开始”

“第12名?这是区排名还是市排名?”看到自己的职教高考成绩出现在屏幕上,外事学校的张欣同学最先注意到的是超高的名次。再定睛一看,“这是全省排名!全省第12名?这怎么可能!”震惊之余,张欣关闭了页面,输入信息,重新查询了自己的成绩。当“第12名”重新出现在屏幕上,张欣不再怀疑自己的眼睛,放任喜悦冲上眉梢:“原来我真的考得这么好!这是我发挥的最好的一次!”

时光倒转到三年前,离普高线只差一点点的张欣进入了外事学校的职普融通班。经历了一年的文化课学习,张欣取得了一个相对还不错的成绩,但与好成绩相伴的是拼命学习文化课的压力,这让她感到无所适从。是准备夏考还是春考?考虑再三,张欣于高一下学期转入了职校学籍,全力冲刺职教高考。

“我的文化课基础不太好,转段后便专门整理了文化课的学习笔记,平时也会经常翻看,这样在日积月累中就能打牢基础。”高分如何“炼成”?在张欣看来,学习是点滴积累的过程,最重要的便是不放过任何疑惑和可学习的时间。“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步伐,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询问。如果老师临时有事,不能解答自己的困惑,就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到小纸条上,老师有时间了再仔细询问。”

在外事学校读书的三年,张欣请教的问题不计其数,每位教师也不厌其烦地解答。 “我在外事学校遇到的每一位教师都十分有耐心,无论我问出什么问题都会得到细致的解答。如果是课上的知识点,通常我还会得到更加深入、详细的回答。”这也帮助张欣内心积聚了丰盈的力量,助她在职教高考中超常发挥。

“在我职教高考前,我身边很多人都对它抱有偏见,我的亲戚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职教高考。作为如今的考生,我觉得我最有发言权。有一句话说:‘不要只赞美高耸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也一样值得赞美。’这正是职教高考考生的真实写照,它给了更多人升入本科的机会,让更多人见识到这个广阔的世界。”谈到后续的计划,张欣也信心满满:“上大学才是人生的开始,我打算报考鲁东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后面也会继续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毕竟,人生的路还长呢!”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时光不问赶路人”,6月25日晚上8点42分,青岛外事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李筱涵从激动中走出来,淡定地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时间倒回到5个小时之前,李筱涵悠然的祛痘过程被一通来自同学“可以查成绩了”的电话打破,紧张的心、颤抖的手,“咔哒”一声鼠标点下“查询高考成绩”的一刻,尘埃落定。“哇塞,这么高”,李筱涵从椅子上跳了起来。592的专业本科线,李筱涵考出了662分的好成绩,提前锁定了自己理想的学校——鲁东大学。

“这个成绩对我来说,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吧”。她说能够考上鲁东大学是疫情期间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而且在高考前,她听说鲁东大学的录取率又降低了,一度焦虑到为自己考不上鲁东大学做准备了。回顾李筱涵的高考备战岁月,早上5点30到校,凌晨1点回去睡觉,日复一日,清晨到深夜的课桌前她从未缺席,她说:“努力总会有回报”,常年保持在全班前三,最后高考考出662分的好成绩,全省第26名,给自己三年的学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年前,李筱涵的成绩是可以勉强进普高的,最后她坚定地选择了进职高。她说:“通向理想的道路不止一条”,选择职高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虽然亲戚们很支持她,但是对于职业高中的偏见还是存在,“上职高,没有大学上”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一次,李筱涵用实际行动证明职高不仅有大学上,而且能上好大学!

备考的过程,对于李筱涵来说,是一次磨练。每天背不完的专业课、刷不完的数学题、记不清的英语语法,都让李筱涵头疼,她说,很感激老师对她的帮助,多亏了老师根据她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她才能有条不紊地复习下去。临近考试时,班主任挨个给班里的同学打了电话,鼓励他们,她说:“当时已经深夜了,本来复习的脑袋懵懵,聊完以后瞬间又有了动力,很庆幸备考路上遇到这样的老师”。

李筱涵特别喜欢弹吉他,备考后便很少弹了。喜欢音乐的她,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小的回声话筒,学累了就吼几嗓,这也成为她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如今,她也终于可以将锁在柜子里的吉他拿出来了。当提及未来的打算,她说,“准备把考研提上日程了”。

一个关于选择与坚持的故事

“很激动,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青岛外事学校的郑艺告诉记者,“在看到成绩之后,既高兴,又有点想哭。第一时间与家人分享了消息”。

郑艺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总分662的佳绩,她表示这一切都离不开家人、老师和同学的支持。“高三时有过迷茫,也不知道这条路究竟选的对不对。想过退缩,但是他们的鼓励让我坚定了信心。”她说。尤其是收到高三下学期参加单招的同学们的鼓励,以及考前老师特意准备的小礼物和班主任送上的鲜朵,这些都让她备受感动鼓舞。

在采访中,郑艺表现的很沉静,就像一条小河,在水面下涌动着欢欣和雀跃。在谈及日常生活中的爱好时,她表示自己喜欢去图书馆,看看小说。

谈到对于职教高考的看法和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时,郑艺再次感谢了她的姐姐,“当时中考成绩不算特别理想,是姐姐帮助了解和选择了这条道路。”她说,“很感谢,如果当时选择去私立高中可能不一定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希望学弟学妹们如果选择了就坚持走下,不到最后不会知道怎么样,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同时她也分享了一些学习的秘诀和好习惯,“首先数学要做好笔记并认真复习,而英语则需要多多做题。”

对于大学生活,郑艺也充满期待。她已经选择填报鲁东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希望成长为一名外事与经贸关系领域的专家。

青报教育在线 焦春阳 刘小瑜 汪敬轩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