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在研修中汲取“黔”进力量,青岛十九中骨干教师感叹“不虚此行”

2023-06-21 10:09 来源:青报教育在线

青报教育在线讯 “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此次研修受益匪浅!”“面对高考,压力最大的是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将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和教育系统的同仁们共同研讨,开拓了视野,更显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青岛十九中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结业仪式上,老师们分组交流此次贵州研修之行的所思所感,“不虚此行”是他们在交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专家启迪,引发教学新思考

“訾老师的讲座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非常接地气的详实的案例,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在总结分享中,青岛十九中教师杨永斌坦言,《“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变”与“不变”》专题讲座令自己很受启发。

“在谈到‘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哪些必须‘变’这个问题时,訾老师指出课堂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探究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变化要如何落实到课堂?杨永斌说,作为数学老师,訾老师列举的数学案例让自己印象深刻。“比如在讲解圆柱体体积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挤牙膏这个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设置问题,当学生解决了这一情景问题,有关圆柱体的知识自然而然就掌握住了,也收获了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

杨永斌口中的訾老师,是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訾慧。同时,她也是研修班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为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水平所邀请的客座专家。訾慧从“‘三新’带来哪些冲击?”“‘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变’的是什么?”“‘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哪些必须‘变’?”3个问题出发带来专题讲座,启发老师们在新时代下教育的“变”与“不变”中权衡思考,守正创新,让学科教学更加富有实效。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讲座中,研修班一行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一边认真聆听,一边详细记录,不一会,听课本就被老师们记得满满当当。“讲座内容引起了我对自身教学方法的深刻思考,比如每一堂课设置的是否立足于课堂本位,教学任务是否合乎学生的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教师周帆表示,新时代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要能创建更吸引学生的情景,要能创建更吸引学生兴趣的任务。

名校取经,反思提升感悟多

走进贵州学校交流学习的经历也令研修班一行受益匪浅。“在与安顺三中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学生日常练习的试卷往往采用自主命题方式。”教师纪文晨表示,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应用在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针对学生试卷上暴露出的薄弱之处,我们可以通过自主命题,丰富试题内容,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获取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问题的能力欠缺,可以在命题中着重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考察。”

教师冯峰的感受则是很多老师们的心声。“研修过程中,我们走进贵阳一中,美丽而壮观的校园使人看了倍感震撼。但最令人感触的是贵阳一中设置的分层课程体系,在这个课程体系下,不同背景、能力、学习兴趣的学生都获得个性化的培养。这与我们青岛十九中的以学生为本的特色课程体系异曲同工。”冯峰表示。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罗溪表示,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活水。“此次研修不仅要向贵州的学校和老师学习,还要向19中的前辈们学习,不管教龄多少年,每一名老师都在谦虚地学习、取经,作为学校青年教师,我将会以此次研修为契机,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向前辈们看齐。”

新学期,带着思考再出发

“带着思考重新出发”是青岛十九中教师研修之后的常例。学校高三年级主任徐璟珞表示,此次研修老师们将带着两点思考重新启航,一是思考如何将研修收获的好经验好方法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指导中,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思考如何将高三教学经验贯穿基础年级教学中,夯实学生发展基础。

“优秀的经验就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财富。”学校副校长李金发表示,作为教育的传承者,教师肩负了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以更好地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学生。而本次研修就是一次教师自我修炼契机,希望老师们在自身成长的同时,将适用学校教学的新思路带回去,应用用于实践,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持续高质量发展。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