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孩子的内驱力?”“孩子进入高中后知识量增多,知识难度加深,学习跨度变大,难免产生心理压力,高三学生尤为明显,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上有什么好的做法?”……在贵阳一中副校长蒋骞介绍学校办学情况后,由青岛十九中副校长李金发带队的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的教师们一连提出了多个问题。
这是青岛十九中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培训现场的一个小片段。6月13日至18日,高考工作落幕不久,青岛十九中40余名高三教师组成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追问,重整行装再出发,跨越两千多公里来到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贵州,围绕高考改革、课程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问道贵州名校先进做法,助推教师专业素养再“蹬阶”,厉兵秣马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揭开清北“后援团”神秘面纱
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贵阳一中孕育英才无数,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周逸群、永磁专家夏平畴、“中国光盘技术之父”徐端颐……历年来,学校高考成绩更是强势领跑,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优秀高等学府的优质生源基地。卓著的办学声誉让岛十九中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不远千里问道取经。
贵阳一中如何成为清北等高校的优质“后援团”?带着这一问题,青岛十九中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一行来到贵阳一中,在校长增强的介绍中,答案清晰浮现。曾校长介绍,贵阳一中肇始于1800年布政使常明创建的正本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为学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经验。“‘正本’意味着端正教育之本真,遵循育人规律,引导和发展天性,教导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做人的根本品行,追求真善美。‘正本’文化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渗透在了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诚如曾校长所言,在参观学校建设的过程中,研修班一行被校园内浓厚的‘正本’文化所吸引,连连发出感叹:“整个校园就是‘正本’文化的宣传廊,处处可见名人雕塑,悬挂的优秀校友海报更是起到了榜样的激励作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校园内美景迭连,自然人文,如诗如画,熏陶人的审美情趣。”“学校给学生们创设了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设有北斗导航实验室、STEAM教室等科创实验,学生们可以在当中发现和体悟知识与真理。”……
“在当下强调自主学习的时代,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学习效率的高低。相较于紧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更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在贵阳一中心理中心负责人袁章奎带领下,研修班一行还走进贵阳一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的“引擎”。袁老师介绍,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为学生开辟了个体辅导室、生涯规划室、团建室、音乐放松室、心灵倾诉室等地方,在这里学生可以随时预约到免费、专业的咨询和辅导。
“学校如何是开展学生心理筛查活动的?”“学校心理健康筛查表具体设置哪些内容?”“贵校多久做一次心理筛查?”一直以来,青岛十九中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抓住此次经验交流机会,研修班一行虚心请教。针对老师们的提问,袁老师逐一解答,详细的心理健康筛查方法,让19中老师们如获至宝。
探寻“新贵”高中崛起之道
相较于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贵阳一中,2011年建校的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当属贵州强势崛起的“新贵”高中。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名校教育资源,学校自2014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以来,成绩逐年提高,办学成绩稳居全省第一梯队。而除了亮眼的办学成绩,学校“没有好成绩不是北师大,只有好成绩也不是北师大”的办学理念与青岛十九中“为学生生存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引起了研修班一行的共鸣。
“北师大贵阳附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虽然历史并不悠久,但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绿色教育生态。”走进北师大贵阳附中,气派恢弘的教学楼——辅仁楼尽收眼底,楼墙上“崇知尚行”的校训冲击视野,拾级而上,凤凰池、京筑台、阳明像、木铎金声一一映入眼帘。看到远道而来的青岛十九中一行,北师大贵阳附中副校长梁杰热情相迎,一边介绍学校基本情况,一边带领老师们感受北师大附中校园之美。
“没有好成绩不是北师大,所以学校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老师的重要任务;但只有好成绩也不是北师大,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科学的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随后的座谈交流中,梁杰介绍,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生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构建起了“守正课程体系”,覆盖学生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创新实践6个方面的培养。学校为学生搭建舞台,创造成长机会,如牵头创立社团、参与学校事务与决策、组织职业体验活动,甚至鼓励孩子在校期间尝试创业,让孩子经历挑战甚至是“适应失败、学会输”,形成应对未来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学校通过跟踪毕业生发现,附中学子未来发展空间更广阔,学习劲头更足,大批学子会选择继续精进所学,攻读研究生。”梁杰说道。
“老经验”支招“新高考”
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等第二批试点省份新高考改革成功落地,青岛十九中也在“试水”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研修之行,青岛十九中一行向名校学习的同时,还带着应对新高考的“老经验”不远千里奔赴安顺,为安顺三中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看到风尘仆仆赶来青岛十九中教师们,安顺三中副校长陈玉难掩心中的喜悦,拉着李金发副校长唠起了家常,交流起两校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等方面的做法和措施。
安顺三中的老师们也格外珍惜此次交流的机会,老师们按学科分组,邀请青岛十九中教师分享教学经验。面对薄弱生源,如何利用德育手段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新高考背景下应该如何选课走班……针对这些问题,身为“过来人”的青岛十九中老师们耐心解答。
在两校老师的交流中,青报教育在线还了解到,67年的风雨积淀让青岛十九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文化传统,学校将高素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源头活水”,打造了一支“敬业、乐教、爱生、奉献”教师团队。
而此次研修,正是学校为老师们提供反观教学行为机会,持续迭代教师专业素养的真实写照。对此,李金发副校长表示,优秀的老师引领学生一生成长,老师们聚焦专业提升,开拓眼界,博采众长,将优秀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研修成果,将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赋能。
青报教育在线 高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