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相逢是首歌|戴上红领巾,老校友再回上清路小学“上课”

2023-06-16 20:43

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我。

上清路小学六十周年校庆之际,15名校友代表与2名退休老教师相聚学校。六十年一甲子,这是一次校友们期盼、等待了半个多世纪的探校,也是一次令人无限感慨、无比动容的相聚。

这次“回家”的校友们中,有1963年入校的第一批学子,他们已是古稀老人,见证了新中国的艰苦奋斗;也有1990年毕业的年轻优秀学子,他们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为国家的高速发展奉献一份力量。学校退休老教师宋金润、常素娟与校友们一起回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教育是老师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他们在这里教书育人、在这里挥洒青春和热血。

随着对话的深入,校友们如同踏进一条时空隧道,同学、老师的样子不时浮现脑海,一幕幕美好的记忆涌上心头。

老师是人生路上的引领者

“李松山”

“吴云英”

……

一声到,一生到。

宋老师声音颤抖地喊出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校友们声音洪亮地喊:“到”。

“今天,见到宋老师,我们又喜又惊。”校友们看着老师禁不住热泪盈眶,“几十年的思惦今天终得遂愿,岁月如刀把当年的帅哥靓女雕砍成垂垂老人!”

然而,当年的精气神依旧,思维清晰,神态慈祥,话语暖人。想起一位名人所说,"你年轻时很美丽,不过跟那时相比我更喜欢现在你经历了沧桑的容颜"。

宋老师在上清路小学担任语文教师,他在很多稚嫩如白纸的小脑瓜里涂抹了第一笔色彩。他的书法和文采很好,李良君校友深有感触,“他感育了我们,他的正直和严厉鞭策了我们。尤其于我,由于他的启蒙和影响,我喜欢上了写字和作文,这两样助我在后来的道路上得以不断前行。”

“老师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我们”,王凤祥是1964年从从台东六路小学整编调到上清路小学的四年级新生,1967年毕业。在他的印象中,曲冠英老师像慈母,王作礼老师像严父。

“受老师们亲身教导和言传身教,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后来,他们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去广阔农村上山下乡备战备荒,保家卫国去当兵,工农兵各行业都有他们的身影。

王凤祥动容地说:“我们班同学们至今都拥有诚实、诚信、善良、爱心、勤奋、奉献、尊老爱幼等良好品行,那都是在那六十年代教育的结果。”

小将与“老将”足球场上“过招”

当动漫里足球小将的热血,照进现实,足球场上,孩子们奋力奔跑,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绿茵道上,一群身着短袖球衣的足球小将们,在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

校友们禁不住摩拳擦掌,上去与小将们踢了几个回合,那真是灵活健美,一点不输当年。

校友们回忆到:“操场上那些小小身影就是当年的咱们,学校全变样了 ,记忆中是上下两个操场,高年级在下操场,低年级在上操场,操场坑洼等问题使得训练、踢球都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学校一直关心体育事业的发展,扩建了体育场,孩子们摆脱了原有的坑洼地,可以尽情享受带球飞驰在绿茵场上的快乐。

我们学校的孩子人手一个足球,学校大课间还会有足球操作为推广。初主任说,我们还通过足球体育课,足球嘉年华,课后拓展课等方式,让这一特色项目在学校遍地开花、精彩纷呈。

上清路小学一直是足球特色学校,刚刚在全市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足球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孩子们融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这正是校园足球该有的样子。

校友“回家”重温来时路

金色的阳光透过树缝,撒下一片斑驳,那是被剪碎的时光,那是逝去的光阴。

校友们沿着文化长廊,再重新走一走那通往教学楼的路,心绪一时不能平静;在那棵有四层楼高的杉树旁边,校友们久久不愿离开,“这棵树,是我们亲手种植的,先从山上运到山下……学校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很有感情。这些亲手种植的树,不禁让我们感受生命的自然勃发,也带给后来的上清学子一片夏日的清凉;在明亮的教室里,宋老师给大家再上一堂课,他讲起了学校体育馆的故事,这是青岛市第一个体育馆。

生长在新时代,自然要在教育的浪潮里“冲浪”,上个世纪,上清路小学是全市唯一接待外宾的小学,如今学校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明亮整洁的教室、高科技教学设备、传承文化的中医药馆、设备齐全的体育馆……校友们为今天校园的变化而感动。

校友们还踏进学术报告厅,观看了学校的系列宣传片,为学校60年来的办学历史和成就,深深自豪。有位校友情不自禁地说到,“如果再上一次学该多好。”

戴上红领巾,大家仿佛又回到少年时代,这段相逢成为了这个夏季最美的风景。

期待六十周年校庆,校友们再聚首。

青报教育在线  朱伯燕

每日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