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5月31日,青报教育在线从青岛市招生考试院举办的中高考媒体开放日活动中获悉,2023年青岛中考将于6月13日至16日进行笔试,考生人数与去年大体相当。
6月5日发放准考证
根据安排,6月5日发放准考证,6月13日至16日笔试考试。7月10日发布考试成绩,同时公布一段线、录取分数线、考生个人录取去向、指标生名单,公布分数带、分数带招生计划。
中考笔试科目考试须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四区考场编排由辖区教体局划片混编(市教育局直属的初中学校考生随驻区编排);其它区市考点及考场编排由各区市教体局自行决定。
考生可在考试前1天16:30-17:30前往考点熟悉考试交通路线,但不得进入考点。各年级首场考试,考点统一安排引导入场。
考前3天要自觉开展健康监测
根据防疫要求,考生考前3天要自觉开展健康监测,考前3天内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并主动向初中学校报备,检测阳性的考生要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
考试当日或考试期间出现可疑症状的,现场进行抗原检测,检测阳性的考生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建议考生考试时期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每科考前60分钟可进入考点
据介绍,考生凭准考证参加考试,没有要求携带身份证和户口本。考生在每科考前60分钟(第一科考前90分钟)可以开始进入考点,每科考前30分钟进入考场。
青岛市招生考试院中招处处长朱海峰提醒,考生尽可能减少携带金属类物品。可以携带准考证、2B铅笔、书写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饮用水(水杯须为透明、无标记、非金属材质)。其他非必需物品不准带入封闭区和考场。严禁携带手表、手机等各种通讯工具、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封闭区和考场。
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动笔答题。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应立即停止答卷。否则,无论在何处书写均按违规处理。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点;考试结束前30分钟内,经监考员允许方可交卷出场,提前交卷出场的考生不得再进场续考。考试期间,考点统一发出信号或指令,考场内时钟仅供参考。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
相关链接
青岛高考防作弊再升级
据市招考院信息处处长丛涌泉介绍,今年青岛高考防作弊等手段再次升级。
一是青岛高考考场全面落实“2+1”安检模式,即考生入场要经过2次人工安检、1次智能安检,确保手机、作弊设备等“查得出”。
二是今年青岛进一步完善了作弊防控工作机制,所有标准化考点都完成了5G屏蔽系统的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化考点作弊防控工作机制进行了完善,实现“防得住”。
三是进一步完善作弊防控工作机制,实现“防得住”。不仅试卷流转通道的视频监控全程覆盖,考生从考点大门口、一次安检、智能安检、封闭区入口、二次安检等流转通道的视频监控全程覆盖。
四是依托教育部年度规划课题,继续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创新,保持“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