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青报教育在线讯 5月21日上午,青岛中考自招考试面试在各高中举行。从考生的反馈来看,各个学校面试题目的出题方向各有不同,但均侧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考查。考查内容既有前沿科技,又有人文思辨,看点十足。
青岛二中
论前浪与后浪,谈低碳二中
考生直言面试题很“二中”!
“题目很‘二中’!”这是参加完青岛二中自招面试考生的一致感受。“我抽到的人文题是‘前浪与后浪的关系’,创新题是谈记忆合金的应用。”一名来自青岛二实验初中的考生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感觉面试题目非常符合二中一贯风格和特色。“创新题就是大开脑洞,我谈了记忆合金可以在医疗领域用在生物骨骼,在建筑领域可以更加简便地用于建筑设施等内容。”
多位考生表示,二中今年的自招面试包含两道题目,一道是人文题,一道是创新题。考生进场后,需要在两个笔筒里分别抽取一张写有题目的纸条进行作答。面试总时长为8分钟,考生可以自主分配思考和作答的时间。根据《青岛二中2023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学校的自招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科学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抽到的人文题是‘如何看待疼痛’,我在作答的时候,谈到了疼痛既有好处也有坏处,疼痛可以让人更好地铭记、汲取经验。创新题则是‘如何建设低碳二中’。”“我的题目是关于卫星命名的问题,题目举了‘嫦娥’‘悟空’的例子,我在回答中点出了这是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另一道题目则是给出了六个图形,让谈一谈关于‘家’的理解。”两名来自海信学校的学生告诉青报教育在线,考前学校进行了模拟面试辅导,准备比较充足,自己对当天的作答也比较满意。
“我的人文题是‘谈共享与独创的关系’,创新题是‘如何建设低碳二中’。”一名来自崂山育才学校的考生表示,在创新题的回答中,自己提到了设计智能垃圾桶、使用共享单车、以旧换新的内容。“这其实考查我们的创新能力。”该名考生表示,自己的笔试位次成绩为285.5分,报考二中是因为看中二中的竞赛实力,以后自己想走化学竞赛的路子。
青岛五十八中
文化科技并重,考查综合素养
新时代新青年,讲述家国情怀
青岛五十八中的面试题延续了往年的出题思路和题型设置,围绕语言表达、独立思考、科学素养和家国情怀等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考生需要回答三个大题,其中包括一道英语口语题,抽取考题后经过5分钟准备,面对5名面试老师依次作答。
第一道题是英语口语题,要求考生用英语展望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并如何规划提升自我。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本道考题也让学生在立足学习以外,思考课外拓展、综合发展等方面的学业规划。
青岛四十七中的杨奉伦告诉记者,自己的回答是“将会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除此以外,也会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强健体魄,同时参与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等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科技素养。”
来自青岛二十六中的王筱迪则表示,自己会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团结同学相互促进,做到“责任、诚信、感恩、宽容”“阳光、自信、儒雅、大气”的五八学子特质。
第二道题需要考生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名人,并阐述一下理由,以及列举两项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发明和中国的两个传统美德,意在考查学生强大的知识储备,检验其科学和文化素养。
杨奉伦说,自己最佩服的是科学家邓稼先,他隐姓埋名10余年,为祖国科技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最终成为两弹元勋,“受到他的激励,我也有志投身于科研工作,并以邓稼先为榜样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道题则对新时代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中学生提出思考。两位同学分别从科技创新、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和传递正能量等方面,阐述对于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见解。
从三道题目的整体设置来看,与此前学校划定的重点考查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责任担当、英语口语、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相符。
“题目难度没有超出想象。”“我认为是正常难度。”……不少考生面带微笑走出考场,与焦急等待的家长分享着自己的感悟。包括杨奉伦和王筱迪在内的考生们也表示面试老师亲切随和,缓解了自己考试的紧张和压力。
总结本次面试的经验时,王筱迪建议:“从面试考题的准备上,要多关注新闻热点,了解科学研究方面的突破。进入考场后放平心态,尤其是在等待过程中不要紧张,否则会影响答题思路和流畅度。”
青岛一中
创新、高中生活……
此次面试题紧跟时事
“虽然是没见过的题目,但回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题目比我想象中的简单。”青岛一中校门口,第一批走出校门的考生大方地分享着自己的面试“心得”。据了解,本次青岛一中自招面试分十个考场,考生每十人为一组进入候考室,单人单面。考生可于5月22日上午9时在学校网站查询本次自招考试最终成绩与排名。
据《青岛一中2023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自招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英语口语、逻辑思维、信息搜集处理、科学素养和创新潜质等学习与认知的能力。具体面试流程共计13分钟,抽三道问题作答。抽题后留有8分钟思考时间,考生可自由分配时间并可在草稿纸上写下大纲。正式作答时间5分钟,两道结构化问答题各有两分钟,英语问答一分钟。现场面试官有三人,另有两名工作人员,每部分均有严格的计时。
第一题考查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根据所给的一中材料,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来自青大附中的马鸣谦选的是红色教育主题,“学校经常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对此我比较熟悉。”
第二题围绕当今最热的“创新”设问:你认为创新性人才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要求考生对时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有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好奇心,只有好奇心才能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望。其次还得有学习的能力,毕竟当今时代日新月异,跟上时代潮流方能创新。”马鸣谦头头是道地分析道。
第三题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要求考生用英语回答选择青岛一中的理由。
自招面试题灵活多变,很难押题,对考生平时的积累与随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刚进入考场的时候还是比较紧张的。但其实这些题目只是听起来很吓人,实际上都比较好回答。只要在考场上缕清思路,不要紧张,就能发挥好!”马鸣谦报考的是青岛一中的国防教育班,他对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
青岛十七中
解读校训,共话“敦行”
今年青岛十七中自招面试依然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7人为一组,先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补充或反驳。学校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搜集处理、思维逻辑、语言表达、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和创新潜质。
今年十七中的面试题目与学校校训有关。青岛十七中的校训是“尚美 厚德 励学 敦行”,其中“敦行”取自于《礼记·曲礼上》,题目让考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谈对“敦行”一词的理解。
青岛十九中
论诗词,谈人工智能
青岛十九中的自招面试题同样紧跟热点。面试题共两道,第一题是社会与人文方向的题目,第二题是自然与科学方向的题目。第一题给了电影《满江红》的背景材料,介绍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让考生结合自身实际,介绍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催人奋进的古诗词,并说明理由。第二题则涉及目前最热门的领域——人工智能,题目让考生谈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
青岛三十九中
考了淄博烧烤和一条小鱼
青岛三十九中今年的自招面试题共两道。第一道题目紧跟社会热点,让考生以淄博烧烤火出圈为背景,谈谈对青岛旅游的建议。另一道题目则侧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题目给出了一段“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材料,让考生据此谈看法。
根据《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2023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学校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逻辑思维、信息搜集处理、语言表达等能力。
青岛六十八中
辨析chatGPT,谈读书的帮助
chatGPT是目前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也出现在了青岛六十八中的自招面试题中。据了解,青岛六十八中的自招面试题共两道,第一题给了一段chatGPT的情境材料。“chatGPT狂飙来袭,有人担心人脑的主导地位被它取代,但也有人认为没有什么能打败人类的思维……”题目让考生结合材料谈感悟。第二题则是结合六十八中正在进行的“阅读与梦想”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让考生谈一谈读书对成长的帮助。
青岛六十七中
紧随爱国新闻热点
探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
本次六十七中的面试题围绕今年春节档最热电影《满江红》《流浪地球》展开,给出三段材料,要求考生在10分钟内思考并作答三个问题。
第一题的材料介绍了电影《满江红》的主要情节,点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英雄与民族希望”的论述和近日引起热议的脱口秀演员抹黑中国军人新闻。要求考生背出词作《满江红》中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并结合材料谈谈自己对习总书记讲话的理解。
第二题的材料简述了电影《流浪地球》中航天员张鹏与图恒宇面对末日灾难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请考生简要评析材料中的“不同选择”,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
第三题的材料概述了电影《流浪地球》中所描绘的未来科技图景,要求考生举例论述科技发展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
青报教育在线 焦春阳 王敏敏 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