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

一个中职班3名学生考研成功:主打的就是一个“组团式”逆袭

2023-05-19 18:00

“老师,我考上研究生啦!”这几天,青岛电子学校电气专业高秀芳老师陆续收到2015级毕业生姜新洲、兰青迪发来的“喜报”。这是她班主任生涯中带的最后一届学生,感情格外深厚,即便毕业多年师生间仍保持着联系,所以求学路上的“高光时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第一时间向她报告。高秀芳介绍,加上去年就考研“上岸”的刘健同学,仅这一个班就有3名学生被录取为研究生,他们将在天津农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这3所高校继续深造。

昔日中职生今戴“硕士帽”的故事,在青岛电子学校每年都会上演。这所岛城中职名校频频出现“组团式”逆袭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学子们的成长故事道出了背后的答案。

“很庆幸当年的选择”

刘健:争做新时代技能报国的追梦人

在老师的眼里,刘健一直是个稳健的孩子。他自小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浓厚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很强。于是,他怀揣着科技报国的梦想选择了职业教育赛道。

“我庆幸选择了青岛电子学校的电气技术应用专业,要不然我可能不会是今天的我了。”回望求学之路,刘健动情地说,事实证明他没选错,这正是适合自身发展的成长路径。

“我们班的整体学习氛围很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老师们会一遍遍讲解,直到我们完全理解,还会针对我们薄弱的学科进行强化,比如,在英语学习中,班主任高秀芳每天早自习会监督我们背单词。高考冲刺前几个月,办公室里经常围满提问问题的同学,老师则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们解答,他们从一个问题延伸讲出很多知识点,一点不嫌麻烦。”刘健充满感激地说,这并非个例,电子学校的每位老师都是如此尽心尽责。

刘健还表示,学校考虑地很全面,是真正设身处地为学生发展助力,首先是老师们都非常有经验,对考纲、考题把握的很到位,他们会提前了解高考动态,有针对性地提供复习计划;其次是学校会开展个人发展规划指导,并不是老师干讲学生听,而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交流,帮大家出谋划策。刘健妈妈也分享道:“学校在家校沟通方面做也很到位,班主任老师经常跟我们交流,孩子在学校我们很放心。”

在这样优良的学习氛围下,刘健参加春季高考考入了潍坊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电子学校这三年的学习,不光是学习文化课,还有专业实践方面的积累,这让我上大学后,相比其他同学在专业方面有更大优势。”大学期间,刘健并没有放松学习,而是不断突破自我、追求进取,考取了天津农学院的研究生。

“未来,我将在专业道路上继续深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紧贴‘制造强国’发展战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刘健说。

“感谢电子学校照向我的三束光”

姜新洲:从371分的中考生到211大学的研究生

当时光的指针回拨至2015年,彼时的姜新洲中考成绩只有371分,与当年的公办普高线有着约250分的巨大差距。如果当时有人告诉他三年之后能上本科,甚至日后会考取211院校的研究生,他一定觉得那是在痴人说梦。

不过,现如今这场“梦”已然实现。姜新洲坦言,能够有如此“蜕变”,离不开母校青岛电子学校的那“三束光”。

第一束光叫做“机会”。原来,姜新洲之所以中考成绩低,是因为他在初中时沉迷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研究计算机编程,还时常搞一些小发明,因而落下了文化课。姜新洲告诉记者,就他当时的中考成绩而言,别说普高了,职高都有点悬。“择校时,我就看好了在互联网领域很强的青岛电子学校,一开始很想上自己热爱的计算机专业,但这是热门专业分数线高,所以最后我在可选范围内选择了与兴趣爱好最接近的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当时,我考进的是分数要求相对低些的校企合作就业订单班。”姜新洲说,即便是这个班他考的也很悬,就比分数线多了几分,差点没学上,所以他格外珍惜学校敞开的这扇大门,投出一道光,给了他继续逐梦的机会。

第二束光叫做“希望”。进入电子学校后,姜新洲仿佛才真正走上了属于他的舞台,不同于初中时的学习,在这里他能够在擅长的领域大展身手,成绩也是突飞猛进,成了班级前几名。“虽然我们是校企合作的就业订单班,但是老师们并没有对我们放松要求,并且学校设有选拔机制,成绩优异的同学可以进入春考升学班,有机会走春季高考的途径上大学,听到这个消息,我决定为了梦想拼一把。”就这样,姜新洲又如愿走进了春考升学班。姜新洲分享,当时他印象特别深刻,班主任丁光辉推开门,就把他领到了高秀芳老师这个班,门开的瞬间一束光投射进来,洒满了希望。进入这个班后,姜新洲发现同学们都很厉害,自己的成绩属于比较靠后,但他没有灰心反而更上进了。“我觉得还挺有挑战感的,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级别,我的排位又掉了,一路上匹配到更厉害的人,又得继续努力了,这种感觉非常有意思。”姜新洲笑称。

第三束光叫做“能量”。“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情、同窗情、日常的关心、强大的专业学习资源……这里充满了温暖的光,给了我太多能量。”谈及母校带给他的影响,姜新洲说了很多很多,他表示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暖意,在他们的鼓励下自己抛下了在初中时青春期的烦恼,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同时,在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他也找到了很多乐趣,顺利考入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本科,并在大学期间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 2020绿茵争锋线上赛二等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物理创新科技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等奖项。“取得这些奖项,离不开在电子学校积累的底子,并且,我也一直没忘记初心,比赛过程中我逐渐向代码方向转变,研究生所考取的便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这一路走来,我离梦想越来越近。”姜新洲说。

“高一到高三我‘怕’了您三年”

兰青迪:电子学校带给我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中考那年,我从同学那里听说,青岛电子学校有很多学生通过春季高考这条赛道考入了理想大学。”于是,几经考察对比后,兰青迪选择来到这里学习。

兰青迪清晰地记得,开学的第一堂课上,班主任高秀芳站在讲台上,用坚定的声音告诉同学们:“这里不是你们虚度光阴、混日子的地方,你们是要参加高考,冲击本科的。不会的问题就大胆问,一遍不会就两遍,两遍不会就三遍,直到会了为止。”兰青迪笑称,当时看着高秀芳老师严肃的表情,让他不禁感叹职校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居然“管的这么严”,刚开始还有点“害怕”老师,甚至说一直“怕”到了高三,在兰青迪心里高老师一直是充满威严的形象,可毕业后他们师徒俩却成为了朋友。

“学校优良的校风校纪和校园管理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老师也很严格,刚开始还不太适应,一年后我慢慢找准学习节奏,也逐渐明白了学校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兰青迪说,在此期间,他心中那颗大学梦的种子开始扎根发芽,变得越来越主动学习、越来越努力了,大学本科顺利考入了枣庄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今年又考取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兰青迪表示,在电子学校时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受益匪浅,推动着他一步步向上发展。

兰青迪这一路来的成长,家长也都看在眼里。后来,他的妈妈经常自发向身边有择校需求的亲朋好友推荐青岛电子学校。这也真正应证了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

职业教育同样前途光明

青岛电子学校: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其实,他们三位只是青岛电子学校学子追梦更高学府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学校各班级、各专业在职教高考中均取得骄人成绩,不断收到毕业生顺利升学的喜讯,截至目前,仅2015级就已有二十余位毕业生顺利“上岸”,集体戴上“硕士帽”。

如此“现象级”成果背后,记者关注到了学校教师队伍所提供的强劲保障。据了解,学校汇集了各学科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组建了“2+1+1”职教高考工作组,成员由1位学科带头人、1位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和2名校职教高考辅导教师组成,通过优质师资的打造全面助力职教高考。

“中职不是学生求学的终点,而是一个加油站,要为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蓄力、赋能。”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王辉表示,学校还特别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了“一生一策”“一科一案”,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学情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在给学生搭建多元化的专业发展平台、磨砺精湛技术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更好践行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现如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从中职到高职,再到研究生,一路上映照出孩子们的成才轨迹,这是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广大中职学生带来的机遇。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学子在职教成才立交桥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王辉说。

青岛电子学校公众号、智慧招生小程序二维码

青报教育在线 袁敏

每日推荐
X